和残疾人离婚有什么注意的
一、和残疾人离婚有什么注意的
与残疾人离婚,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离婚方式。若双方能就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协商一致,可选择协议离婚,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经冷静期后办理。若无法协商一致,则需通过诉讼离婚,由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依法判决。
二是财产分割。在分割时,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考虑到残疾人可能在生活、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法院可能会在财产分割时适当予以照顾,以保障其离婚后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是生活帮助。若残疾人因残疾导致生活困难,另一方在离婚时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具体帮助方式和数额,可根据双方的经济状况、残疾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是子女抚养。对于子女抚养问题,应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出发,结合双方的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因素确定抚养权归属。
二、虚假离婚的风险有哪些
虚假离婚存在多方面风险:
一是财产风险。离婚时对财产进行分割,一旦弄假成真,按照或法院判决分割的财产便难以重新分配。比如一方可能会在虚假离婚后转移、隐匿财产,另一方再想主张权利会面临诸多困难。
二是抚养权风险。若约定孩子抚养权归一方,之后想变更抚养权并非易事,需符合法定条件并通过法定程序。且在虚假离婚期间,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能会面临探视受限等问题。
三是信用风险。在一些涉及、等事务中,婚姻状况是重要考量因素。虚假离婚可能导致在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出现变化,影响贷款申请等。
四是法律风险。虚假离婚可能被认定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行为。若涉及逃避债务等违法目的,相关行为可能会被认定无效,当事人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总之,虚假离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风险,当事人应谨慎对待。
三、离婚中的过错方应怎么认定
在离婚案件中,过错方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
一是或与他人。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与他人的行为;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二是实施。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三是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虐待包括对家庭成员进行肉体折磨、精神摧残等;遗弃是指对家庭成员负有抚养、等义务而拒不履行。
四是有赌博、吸毒等恶习且屡教不改。赌博、吸毒等行为不仅会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会影响家庭的稳定和正常生活。
五是因感情不和满二年。若一方存在过错导致分居,也可能被认定为过错方。
法院在认定过错方时,会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包括证言、伤情鉴定、相关记录等,以确定一方是否存在上述过错行为。过错方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方面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以上是关于和残疾人离婚有什么注意的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