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债务人的财产可以否作抵押物
一、民法典中债务人的财产可以否作抵押物
当债务人未能履行已到还款期限的债务,或者出现了双方约定的条件以实现抵押权时,抵押权人有权与其协商,对抵押财产进行估值或采取拍卖、出售等方式获得价款后优先取得清偿。
债务人的资产是可以作为抵押物存在的。
针对如何处置债务人的抵押物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决策,在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通过行使抵押物权,对抵押物进行估值、拍卖等方式进行处理。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抵押权的定义】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第三百九十五条【抵押财产的范围】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海域使用权;
(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运输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二、不动产抵押未登记合同有法律效力
若不动产抵押尚未办理登记手续,那么该抵押协议符合法定有效条件时便应被视为合法有效。
根据相关,法定有效条件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抵押合同签署方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次,合同签署双方需真实表达其意愿;再者,抵押协议内容不应涉嫌违反现有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最后,还需要满足法律对于协议有效所设定的其他必要条件。
三、普通个人是否能设立
一个普通的自然人是否有资格设立动产浮动抵押,答案是否定的。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仅限于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者才有资格设立浮动抵押。
浮动抵押作为一种特殊的抵押形式,其主要特征在于抵押人需要在其现有的且未来可能拥有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之上设定担保权益。
在此期间,尽管抵押人对抵押财产仍保持着正常运营过程中的处置权,但其行使抵押权却受到严格限制。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中债务人的财产可以否作抵押物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