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逾期还不上怎么办?这些处理方式或许能救急!
“这个月信用卡又还不上了”“网贷天天打电话催收,我该怎么办?”——债务逾期问题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得许多人喘不过气,如果你也面临类似困境,千万别慌!冷静下来,用对方法才能化解危机。
债务逾期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越拖越糟?
很多人逾期后选择“躲债”,结果利息越滚越多,甚至被起诉。债务逾期的核心矛盾是“被动应对”:不接电话、逃避协商、隐瞒实际情况,反而会让债权人失去信任,采取更严厉的催收手段。
关键点:债务问题本质上是“信任危机”,主动沟通才能争取转机。
4种实战处理方式,总有一款适合你
主动协商:用“诚意”换“空间”
立即联系银行或借贷平台,说明逾期原因(如失业、疾病等)并提供证明,申请延期还款或减免利息,信用卡逾期可协商分期还款(最长60期),网贷平台也可能同意“停息挂账”。
注意:协商时务必录音,并要求书面确认新方案,避免口头承诺无效。债务重组:把“死局”变“活棋”
若负债种类多、金额大,可委托专业律师或债务顾问,制定优先级还款计划。- 优先偿还信用卡(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 其次处理银行贷款(避免资产被查封)
- 最后协商民间借贷(民事纠纷风险较低)
法律保护:这些红线不能碰!
- 催收人员辱骂、威胁? 直接报警!《刑法》第293条规定,暴力催收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 担心被起诉? 单纯民事债务纠纷不会坐牢,但转移财产、恶意逃债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刑法》第313条)。
终极方案:个人破产制度试点
2021年起,深圳、浙江等地试点个人破产制度。符合条件的债务人可申请免除剩余债务(需通过3-7年考察期),虽门槛较高,但为“诚实而不幸”的人提供了法律出路。
律师建议:这些“坑”千万别踩!
- 不要以贷养贷:拆东墙补西墙只会让债务翻倍。
- 不要轻信“反催收”中介:伪造病历、虚假协商可能涉嫌诈骗。
- 不要忽视诉讼通知:收到法院传票后15天内应诉,否则可能被强制执行。
相关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678条:借款人可申请延期还款,需债权人同意。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可协商个性化分期协议。
- 《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