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24%利息合法吗?这些法律规定你必须知道!
“信用卡逾期后,银行收24%的利息是不是高利贷?”最近不少持卡人都在问这个问题,老张最近就因生意资金周转困难,信用卡逾期3个月,结果收到账单发现利息高达24%,急得直跳脚,这利息到底有没有法律依据?会不会被银行“坑”了?
信用卡逾期年利率24%不仅合法,还是法律明确规定的“红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金融机构的逾期利息、违约金等总和不得超过年利率24%,而2021年修订的《民法典》第680条更是直接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视为不支付利息;但金融机构的借款除外。”这意味着,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有权在合同中约定逾期利息,而24%正是当前司法实践普遍认可的合法上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24%包含所有违约金、手续费等附加费用,银行不得叠加收费。
遇到高额利息,持卡人该如何应对?
1、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协商:主动说明逾期原因(如失业、疾病),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可申请减免部分利息或分期还款。
2、异议申诉:若发现利息计算有误(例如未扣除已还款部分),立即通过书面形式要求银行复核。
3、避免“以卡养卡”:部分持卡人用其他信用卡套现还款,可能触发银行风控,导致降额或封卡。
相关法条速查
-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22条:发卡银行对持卡人未按期还款的行为,有权按约定收取利息,但需提前明确告知计息规则。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24%的利息看似高昂,但确是法律赋予金融机构的权利。持卡人需牢记两点:一是法律既保护银行合法债权,也禁止超过24%的“变相高利贷”;二是逾期后积极协商比逃避更有用,90%的银行在用户主动沟通时会给予至少3-6期的免息分期方案,与其焦虑利息高低,不如尽早规划还款——毕竟征信记录修复需要5年,而法律不会为拖延买单。
信用卡逾期24%利息合法吗?这些法律规定你必须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