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后律师打电话来催收,是真的还是诈骗?
信用卡逾期后,不少持卡人接到自称“律师”的电话,声称要起诉、冻结资产甚至上门催收,吓得人手足无措。但这些所谓的“律师”电话究竟是银行委托的正规手段,还是诈骗陷阱?
银行或正规律所不会通过电话恐吓、威胁持卡人,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银行委托第三方催收时,必须提前书面通知持卡人,并明确告知委托机构名称。若对方无法提供律所名称、委托书编号或银行授权文件,极可能是冒充律师的催收公司或诈骗团伙,部分催收人员会故意模糊“律师函”和“法院传票”的区别,利用持卡人的恐惧心理施压还款。
遇到“律师催收电话”怎么办?
1、核实身份:要求对方提供姓名、律所全称、执业证号及银行授权证明,并致电银行官方客服验证。
2、拒绝私下转账:任何要求通过个人账户、微信或支付宝还款的行为均属违规,还款必须通过银行官方渠道。
3、保留证据:对威胁性通话录音,保存短信、微信记录,若遭遇骚扰或诈骗,可向银保监会(12378)或公安机关举报。
4、主动协商:逾期后应主动联系银行说明困难,申请分期或减免利息,根据《民法典》第678条,银行有义务协商个性化还款方案。
相关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1165条:催收行为不得侵害持卡人名誉权、隐私权。
- 《刑法》第246条:以恐吓、侮辱方式催收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68条:银行需对催收机构行为承担管理责任。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后,恐慌和逃避只会让问题更严重,接到“律师电话”时,务必冷静核实对方身份,切勿因害怕而盲目转账。银行更倾向于协商而非起诉,主动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若遭遇暴力催收,立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别让“假律师”钻了空子!
信用卡逾期后律师打电话来催收,是真的还是诈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