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债务 > 正文内容

2023年催收新规出台,哪些行为被明令禁止?债务人如何维权?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01)金融债务3

近年来,债务逾期催收引发的纠纷频频登上热搜,暴力催收、骚扰亲友甚至伪造法律文书等乱象饱受诟病。2023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债务催收行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从法律层面对催收行为划出“高压线”,这一新规不仅保护债务人权益,更对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催收新规的核心:禁止“踩红线”,明确责任边界

新规最受关注的,是明确禁止7类催收行为,包括:

1、每日催收电话超过3次或夜间(22:00-8:00)联系

2、冒充公检法、伪造律师函或诉讼材料

3、向无关第三人(如亲友、同事)泄露债务信息

4、使用暴力、恐吓、侮辱性语言或上门堵锁等行为

5、诱导债务人通过非法借贷“以贷养贷”

6、擅自公开债务人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住址)

7、单方面变更还款账户或强制要求“线下现金还款”

《意见》特别强调,金融机构需对第三方催收公司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外包公司违规,银行或网贷平台也可能被追责,倒逼行业从源头规范流程。

二、债务人如何应对违规催收?3步维权法

1、证据固化:接到骚扰电话时录音,收到威胁短信截屏,遭遇上门催收可录像,并记录时间、地点、对方工号;

2、多渠道投诉:向金融机构客服、地方金融监管局(如银保监会地方分局)、互联网金融协会同步提交证据;

3、法律反击:若因催收导致名誉受损或精神伤害,可依据《民法典》第1033条提起人格权诉讼,主张赔偿。

需注意:新规并未免除债务本身,而是强调催收手段的合法性,债务人仍应积极协商分期或减免方案,避免失信风险。

建议参考

- 遭遇暴力催收时,优先拨打12378(银保监会投诉热线)或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举报;

- 经济困难者可申请《个人债务清理条例》(试点地区)进行债务重组;

- 谨慎签署任何“空白协议”,还款后务必索要结清证明。

相关法条

1、《民法典》第1165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需承担侵权责任;

2、《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禁止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3、《刑法》第293条:恐吓、辱骂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

4、《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68条:催收不得联系无关第三人。

2023年催收新规的本质,是平衡“债权实现”与“人格尊严”的边界,对于债权人,合规催收才能降低法律风险;对于债务人,了解权利底线才能避免被“套路”,无论是银行还是网贷平台,未来都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而作为普通民众,遇到违规催收时,沉默隐忍不如理性维权——毕竟法律保护的,永远是清醒且敢于行动的公民。

2023年催收新规出台,哪些行为被明令禁止?债务人如何维权?,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21500.html

2023年催收新规出台,哪些行为被明令禁止?债务人如何维权?的相关文章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款自律公约中有哪些催收行为被明令禁止?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款自律公约中有哪些催收行为被明令禁止

文章正文: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款自律公约的核心限制与合边界 近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逾期债务催收问题逐渐成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规行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确划定了催收行为的"红线"。公约中究竟对哪些催收行为确限制?债务人又该如何维...

2023年催收新规出台,半夜打电话算违法吗?

当负遇上催收行为迎来"紧箍咒" 最近张女士的遭遇引发热议——某网贷平凌晨2点连续拨打13通催收电话,导致她精神崩溃,这种场景在《民法典》《个信息保护法》及《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2023修订版)》实施后,将被明确界定违法行为。2023年债务催收领域正经历近十来最严厉的合...

互联网金融催收新规出台,哪些红线不能碰?从业者必看深度解析

互联网金融催收新规出台哪些红线不能碰?从业者必看深度解析

2023金融监管部门重拳击,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频发的暴力催收、信息泄露等乱象,《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正式落地实施,这份"史上最严催收规范"的文件,不仅给催收行业划定了清晰的行为边界,更通过18项具体条款构建起立体化监管体系,本文您深度解读新规核心要点,揭示债务催收...

互联网催收新规15条出台!暴力催收真的能杜绝吗?债务人如何自保?

2023《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迎来重磅修订,增的15条则剑指业乱象,作执业十余债务纠纷律师,我观察到这不仅是范化的重要里程碑,更揭示了债权人债务人催收机构三方博弈的深层逻辑,本文将用"案例+法条"模式,带您看透新规核心要点。 催收行为"高压线...

刑法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既遂怎么判?

一、刑法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既遂怎么判? 1、没有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但有走私国家禁止口的货物、物品罪,对犯此罪的,一般会处五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 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

互联网催收新规出台债务人真的能松口气了吗?

来,互联网借贷平逾期债务纠纷频发,"暴力催收""信息轰炸"等乱象屡屡引发社会争议。2023《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一条定:"催收机构不得以威胁、侮辱、骚扰等方式实施催收,不得非法获取、使用借款及关联方的个信息",这...

催收新规出台,网贷逾期还能暴力催收吗?

催收新规出台,网贷逾期还能暴力催收吗?

深夜手机突然响起,接听后传来刺耳的谩骂;社交平台收到"P图催债"的威胁信息;家门口喷上鲜红的"欠还钱"大字......这曾让无数债务人陷入恐慌的催收手段,随着《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的出台,即将成历史。这部"史上最严...

催收新规出台,借款人真的能告别暴力催收了吗?

催收新规出台,借款真的能告别暴力催收了吗?

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让借贷变得触手可及,但随之而来的暴力催收、骚扰电话、信息泄露等问题也频频引发社会争议,2023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以下简称《公约》),能否真正借款筑起一道保护墙?本文将带您深入解读。一、新规核心:从"野蛮催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