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审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审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劳动合同审查需关注多方面要点:
(一)主体资格审查。确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是否具备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如用人单位是否依法注册登记,劳动者是否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等。
(二)合同条款审查。合同应具备法定必备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条款内容应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以保障双方权益。
(三)劳动报酬条款审查。明确工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计算基数等,防止在报酬支付上出现纠纷。
(四)试用期条款审查。试用期期限应符合法律规定,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五)违约责任审查。约定的违约责任应合法合理,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违约责任设定。
(六)合同形式审查。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且双方签字或盖章,确保合同生效及具有法律效力。
二、和劳动合同五大不同点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存在以下五大不同点:
(一)主体不同。三方协议涉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主体,主要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动合同仅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主体,是确立、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二)签订时间不同。三方协议一般在毕业生毕业前签订,是对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初步确定;劳动合同通常在毕业生毕业后,正式到用人单位报到后签订。
(三)性质不同。三方协议是一种民事协议,主要规范的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劳动合同则属于律范畴,受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
(四)内容不同。三方协议主要包括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就业意向、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学校的意见等;劳动合同的内容更为详细,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具体劳动权益。
(五)效力不同。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一般即失效;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一直有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84条的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主要涉及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证件、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收取财物,以及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违法扣押档案或其他物品等方面的法律责任,具体如下:
-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扣押劳动者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此条款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确保劳动关系的正常运行。若用人单位违反相关规定,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审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