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性贷款逾期了怎么办?律师教你三招化解危机
经营贷是许多企业主解决资金周转问题的“救命稻草”,但市场波动、行业变化或管理疏漏可能导致贷款逾期。一旦逾期,轻则影响征信,重则面临资产查封甚至诉讼风险,作为企业负责人,该如何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一、逾期后千万别做这3件事!
1、失联逃避:银行或金融机构在催收无果后,可能直接起诉或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企业账户甚至查封抵押物。
2、拆东墙补西墙:通过民间借贷“以贷养贷”会加剧债务雪球,高额利息可能让企业陷入更深的财务黑洞。
3、擅自处置抵押物:若抵押物(如房产、设备)已被银行登记,私自变卖可能涉嫌违法,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逾期处理的3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主动沟通,争取缓冲期
立即联系贷款机构说明逾期原因(如疫情冲击、账款未回笼),并提供经营流水、合同等证明文件。银行通常会给优质客户1-3个月的宽限期,期间可协商暂缓还款或调整分期方案。
第二步:评估债务,制定还款优先级
若负债涉及多家机构,优先处理抵押贷款(避免资产被拍卖),其次是信用贷款。可尝试“债务重组”,通过延长贷款期限、降低利率等方式减轻月供压力。
第三步:善用法律工具止损
若已收到律师函或法院传票,需在15天内提交书面答辩。根据《民法典》第678条,借款人可主张因不可抗力或银行未尽审查义务减轻责任,可申请“执行和解”,用部分还款换取解除查封。
律师建议:做好这两点能“逆风翻盘”
1、保留所有沟通证据:电话录音、微信记录、书面承诺函均可作为协商依据,避免银行事后反悔。
2、提前规划B方案:若现金流短期内无法改善,可考虑转让部分股权、引入投资人,或通过“过桥贷款”先结清旧债。
**相关法条参考
《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期还款,需按约定支付逾期利息。
《商业银行法》第37条:银行可依法处置抵押物,但需提前书面通知借款人。
《民事诉讼法》第242条:法院强制执行前,必须保留被执行人生活必需费用。
经营性贷款逾期绝非“世界末日”,核心在于主动应对、合法博弈,企业主需摒弃侥幸心理,尽早与银行达成务实方案,同时通过优化经营、缩减成本恢复“造血能力”。解决问题的黄金期是逾期后的30天内,拖得越久,谈判筹码越少!
> 本文由专业律师团队原创撰写,转载需授权,若您面临类似问题,建议点击【关注】获取一对一解决方案。
经营性贷款逾期了怎么办?律师教你三招化解危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