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后还清了本金但利息未还,真的可以高枕无忧吗?
很多持卡人误以为信用卡逾期后,只要还清本金就能“万事大吉”,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本金已结清,未偿还的利息和违约金仍会继续产生负面影响,银行在计算逾期费用时,通常采用复利方式,利息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若长期忽略这部分债务,不仅可能面临征信持续受损、被银行起诉的风险,还可能被纳入“失信黑名单”,影响未来贷款、出行甚至子女教育。
解决方案:三步化解“利息困局”
1、主动协商减免: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持卡人可向银行申请减免部分利息或违约金,需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佐证还款困难。
2、个性化分期协议:与银行协商签订《债务清偿协议》,将剩余利息分摊至12-60期偿还,避免一次性支付压力。
3、司法救济途径:若遭遇不合理高额利息(如年利率超过24%),可依据《民法典》第680条主张调整利息标准,必要时通过诉讼维护权益。
相关法条依据
- 《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期还款,需支付逾期利息。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在特殊情况下,持卡人可与银行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司法保护利率上限为一年期LPR的4倍(目前约15.4%)。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后“还本弃息”的做法犹如埋下隐形炸弹,利息未结清仍会导致信用持续降级,建议持卡人把握“协商黄金期”(逾期3-6个月内),善用法律赋予的协商权利。银行更在意长期客户关系,主动沟通往往能争取到最优解决方案,若已收到法院传票,务必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主张合理利息范围,避免被动承担高额债务。
信用卡逾期后还清了本金但利息未还,真的可以高枕无忧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