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政策出台,持卡人该如何应对?
信用卡逾期一直是持卡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政策出台后,究竟有哪些变化?持卡人该如何避免踩雷?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读新规的核心内容,并给出实用解决方案。
新政策的核心变化:更人性化,但门槛更高
根据2021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信用卡逾期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最显著的变化包括三点:
1、违约金改为利息:以往逾期后银行会收取高额违约金,新政策要求统一改为按日计收利息,年化利率不得超过24%。
2、宽限期延长至5天:部分银行将还款宽限期从3天延长至5天,但需主动申请,且一年仅限一次。
3、征信修复机制:逾期后若能在30天内全额还款,可申请不纳入征信记录,但需提供正当理由(如突发疾病、失业等)。
需要注意的是,新政策虽降低了部分惩罚力度,但对持卡人的信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连续逾期3个月以上仍可能被银行起诉,且个人征信受损后,贷款、购房等均会受限。
**解决方案:三步避免逾期风险
1、主动协商,别等催收
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还款,务必在宽限期内联系银行,说明情况并申请延期或分期,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可协商个性化还款方案,最长可分60期偿还。
2、巧用“停息挂账”政策
对于已逾期且无力偿还的持卡人,可依据《民法典》第673条,向银行申请停息挂账(即暂停利息计算,本金分期偿还),但需提供收入证明、困难证明等材料,并承诺按时履约。
3、保留证据,合法维权
若遭遇暴力催收或高额罚息,立即保存通话录音、短信截图,并向银保监会12378热线投诉,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银行不得滥用征信权力,违规行为最高可罚款50万元。
**相关法条依据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
- 《民法典》第673条: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法律责任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及删除规则
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政策出台的本质是“宽严并济”——既保护持卡人免受高额罚息困扰,又强化了信用体系的约束力。核心建议是:逾期不可怕,逃避最危险,持卡人应充分利用协商机制,避免征信“污点”,同时养成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毕竟,再好的政策也只是兜底工具,理性管理财务才是根本。
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政策出台,持卡人该如何应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