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律师费能要求对方分摊吗?共同财产如何划分这笔钱?
离婚时,许多夫妻除了纠结财产分割、子女抚养问题,还会产生一个实际困惑:请律师的费用,能不能从夫妻共同财产里出? 毕竟律师费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如果由一方独自承担,经济压力可能成为“离婚大战”中的另一重矛盾。
**离婚律师费是否属于共同债务?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用于家庭生活的财产,而律师费是否属于“家庭共同开支”,法律并未直接明确,实践中,法院通常根据案件性质、双方经济能力、是否存在过错等因素综合判断。
若一方因家暴、出轨等过错导致离婚,无过错方起诉离婚时支付的律师费,可能被认定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支出,从而主张由过错方承担;而若双方均无过错,只是感情破裂,律师费通常需自行承担,除非双方协商一致。
解决方案:如何争取让对方分摊律师费?
1、协商优先:离婚谈判阶段,可明确提出律师费由共同财产支付,并写入离婚协议,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尤其适用于双方矛盾不尖锐的情况。
2、起诉主张: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交证据(如收入证明、律师费票据等),证明自身经济困难或对方存在过错,要求对方按比例分摊费用。
3、财产分割后再支付:若共同财产充足,可先分割财产,再用分得的钱支付律师费,避免因费用问题拖延离婚进程。
**相关法条依据
1、《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强调“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民法典》第1087条:规定离婚时财产分割应“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为律师费分摊提供裁量空间。
3、《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若通过诉讼解决,法院可依据案情决定诉讼费用的分担比例,间接影响律师费承担方式。
离婚律师费能否从共同财产中出,核心在于“必要性”与“公平性”,若费用支出是为了维护合法权益(如取证对方过错),或双方经济能力悬殊,法院可能支持分摊;反之,则需自行承担。
建议在离婚前做好两点:一是保留律师费支付凭证、收入证明等关键证据;二是咨询专业离婚律师,提前制定费用承担策略,避免因经济问题影响离婚整体安排,毕竟,离婚不仅是情感切割,更是一场需要理性规划的法律博弈。
离婚律师费能要求对方分摊吗?共同财产如何划分这笔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