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不合理怎么办理仲裁
一、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不合理怎么办理仲裁
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合理,申请仲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收集证据。包括不合理劳动合同的原件、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及合同不合理情形的相关材料,如合同中存在违反关于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条款的具体内容。
确定仲裁机构。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提交仲裁申请。准备好仲裁申请书,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申请书应清晰阐述合同不合理之处及对自身权益的侵害,同时附上收集的证据材料。
等待受理和审理。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时间等事项。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可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
最后,仲裁委员会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若对裁决结果不服,还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提起诉讼。
二、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不合理怎么办理手续
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合理,可按以下方式处理相关手续:
一是与单位协商。劳动者可主动与单位沟通,指出合同中不合理条款,提出修改建议,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补充协议或重新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二是申请劳动监察。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单位签订不合理合同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若认定合同条款违反法律法规,会责令单位限期改正。
三是申请。在劳动监察无法解决问题时,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准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相关证据,在仲裁申请中明确指出合同不合理之处及诉求。仲裁委员会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
四是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不合理怎么办理赔偿
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合理,可按以下情况处理并寻求赔偿:
一是合同条款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比如约定的工资低于当地标准、加班无等。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单位改正,支付差额工资等。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失,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劳动者因此遭受的工资损失、福利待遇损失等。
二是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签订合同。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或部分无效。若因合同无效给劳动者造成损害,单位需赔偿,如劳动者为履行付出的劳动成本、因合同无效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等。
总之,劳动者应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工资条、工作记录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不合理怎么办理仲裁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