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新民法典实施后,夫妻共同财产还能自己说了算吗?

合飞小编5个月前 (02-26)普法百科8

结婚时你侬我侬,离婚时却因财产分割撕破脸皮——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2021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约定作出了更明确的规范,"协议优先"成为核心原则,但许多人仍对如何合法约定、如何保障权益一知半解。

新民法典实施后,夫妻共同财产还能自己说了算吗?

一、新规下的夫妻共同财产:哪些变了?

根据新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原则上属于共同财产,但双方可通过书面协议,自行约定财产归属

- 将婚前房产约定为共同所有;

- 明确婚后某一方的投资收益归个人;

- 甚至约定“AA制”模式,各自财产独立。

关键在于“书面协议”,过去,口头约定或模糊协议易引发纠纷,而新规要求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且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逃避债务)。

二、避坑指南:如何科学约定财产?

1、提前规划,避免冲动

婚前或感情稳定时签订协议,比离婚时争执更高效,一方创业或有家族资产,可通过协议明确风险隔离。

2、内容具体,覆盖全面

协议需涵盖房产、存款、债务、继承等核心问题。“婚后男方名下公司股权增值部分归个人所有,但家庭日常开支由双方共同承担”

3、公证非必须,但建议留存证据

新民法典未强制要求公证,但建议通过律师见证或保留签署过程的影像资料,避免未来被质疑“胁迫签订”。

三、法条支持:你的约定有法可依

民法典第1065条:夫妻可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

民法典第1087条:离婚时财产分割以协议优先,无协议则由法院根据财产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新民法典赋予夫妻更大的财产约定自由,但自由≠随意,一份合法、清晰的协议,既能避免“秋后算账”,也能保护婚姻中的信任感,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双方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条款,让“感情归感情,财产归协议”成为现代婚姻的理性选择

本文核心提示:夫妻共同财产约定需以书面协议为核心,内容合法具体,提前规划方能规避风险,法律保障自由,但智慧运用才能为婚姻保驾护航。

新民法典实施后,夫妻共同财产还能自己说了算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07659.html

新民法典实施后,夫妻共同财产还能自己说了算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