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典实施后,离婚财产分割到底怎么分?
"离婚时房子归谁?存款怎么分?过错方真的能少分财产吗?"这些问题在新民法典实施后,成为许多夫妻关注的焦点。新的民法典离婚财产分割规则,不仅强调公平原则,更注重对弱势方和无过错方的保护,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许多争议点。
新规核心:从"一刀切"到"人性化调整"
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离婚时共同财产原则上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时,法院将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这意味着:
1、共同财产均等分割仍是基本原则,但存在"过错认定"(如出轨、家暴)时可打破均等;
2、隐匿、转移财产将面临少分或不分(民法典第1092条);
3、婚前财产与婚后增值部分需区别对待,例如婚前购房婚后共同还贷的,补偿金额计算更明确。
**实战解决方案:三步守住财产权益
1、提前收集财产证据:包括银行流水、房产证、投资账户等,尤其注意对方可能转移财产的微信/支付宝记录;
2、过错认定需形成证据链:出轨聊天记录、家暴报警记录等需通过公证或司法鉴定固定;
3、巧用婚内协议:民法典允许书面约定财产归属,离婚前签订协议可避免争议。
**相关法条速查
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工资、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
民法典第1087条:财产分割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原则
民法典第1091条: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家暴等情形)
新的民法典离婚财产分割规则,本质上是通过法律手段平衡情感与利益的冲突,无论男女,离婚时务必注意两点:第一,过错证据的及时固定直接影响分割比例;第二,财产线索的完整性决定实际到手的份额,与其纠结"该不该离婚",不如提前了解规则,用法律武器守住应得的权益,毕竟,感情可以结束,但财产分割的公平性会影响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
新民法典实施后,离婚财产分割到底怎么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