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父母买房登记在子女名下,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
"父母在我们婚后出钱买房,但房产证只写了我一个人的名字,离婚时对方能分走一半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藏着不少法律细节。关键要看父母出资时有没有明确表示这笔钱是赠与子女个人的,还是默认成了夫妻的共同"礼物"。
根据《民法典》规定,婚后父母为子女购房,如果产权登记在子女一人名下,原则上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属于个人财产,但现实中,很多父母出资时只是口头说"这房是买给孩子的",没签书面协议,离婚时另一方就可能主张"这是婚后共同财产",比如杭州曾有个案例,女方父母全款买房登记在女儿名下,结果女婿离婚时拿出转账记录,硬说这笔钱是"夫妻共同借款",闹得法院最终判了房产分割。
解决方案:三步锁定房产归属
1、签订书面赠与协议:父母出资时最好白纸黑字写明"仅赠与子女个人",并由夫妻双方签字确认。
2、保留资金流水证据:购房款直接从父母账户转到开发商或卖方账户,避免经过子女婚内账户。
3、及时办理产权公证:拿着赠与协议去做公证,彻底堵住争议漏洞。
相关法条速查
- 《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赠的财产,若赠与合同确定只归一方的,为个人财产。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29条: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按共同财产推定。
小编总结
婚后父母买房登记在子女名下,看似稳妥实则暗藏风险,尤其现在离婚率高企,一套房可能就是半辈子的积蓄,如果父母想真正保护子女权益,千万别省那几张纸的功夫——签协议、留证据、办公证,这三板斧能避免90%的纠纷,法律只保护"有准备的人",模糊的好意最后可能变成扎心的刀。
婚后父母买房登记在子女名下,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