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违约违约金多少
一、劳动合同违约违约金多少
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数额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一)劳动者方面
1. 若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例如,单位为劳动者提供10万元培训费用,约定服务期5年,劳动者工作3年后离职,那么违约金最多为4万元(10万按5年分摊,每年2万,未履行2年)。
2.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违约金则按照双方约定确定,但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劳动者可以请求适当降低。
(二)用人单位方面
1.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2.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照法定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这不属于违约金范畴。
二、违约劳动合同违约金多少
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数额不能一概而论,主要取决于以下情况:
1. 服务期违约金。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双方可以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2. 竞业限制违约金。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数额标准,通常根据双方约定、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等因素综合确定。
如果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三、劳动合同违约认定
劳动合同违约认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违约主体的确定
在劳动合同中,违约主体通常为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用人单位可能在工资支付、劳动条件提供、社会保险缴纳等方面违约;劳动者可能在工作纪律遵守、竞业限制、服务期等方面违约。
(二)违约行为的判定
1. 对于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额支付工资、未依法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违法等行为属于违约。
2. 对于劳动者,擅自离职、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到竞争企业工作、在服务期内违反约定等属于违约行为。
(三)违约造成的损害结果
违约行为需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例如用人单位违约导致劳动者工资收入减少、职业发展受阻等;劳动者违约可能导致用人单位泄露、人才培养成本损失等。但有些违约行为,如劳动者轻微违反劳动纪律,未造成实质损害的,可能不被认定为严重违约。
(四)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要认定违约,需证明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比如用人单位未提供培训机会,导致劳动者无法提升技能从而影响职业发展,两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可认定用人单位违约。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违约违约金多少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