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减免信用卡逾期政策,欠款人真的能喘口气了吗?
近期国务院联合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优化信用卡业务服务的指导意见》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明确提出"对因特殊困难导致信用卡逾期的持卡人,银行应依法制定差异化息费减免方案",这一政策犹如及时雨,让受经济波动影响的逾期群体看到了曙光,但不少持卡人仍有疑问:什么样的"特殊困难"能申请减免?减免力度究竟有多大?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超980亿元,新政的出台正是为了缓解这一民生痛点,明确将重大疾病、失业、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纳入减免范畴,但需注意,政策并非"一刀切"式免债,而是要求持卡人主动提供证明材料,与银行协商个性化还款方案。
解决方案:三步走破解逾期困局
1、及时止损:发现逾期后立即联系银行客服,说明困难原因,避免罚息滚雪球。
2、材料攻坚:准备医院诊断书、失业证明等关键材料,佐证非主观恶意逾期。
3、协商技巧:可要求银行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协商最长5年(60期)的分期方案,必要时可寻求银保监会调解。
法律依据: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还款,可与银行平等协商个性化分期协议。
- 《民法典》第533条: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困难的,可依法主张变更或解除合同。
小编总结:
新政的出台绝非鼓励"欠钱不还",而是为真正困难的群体开辟救济通道,持卡人需牢记:主动沟通比逃避更有效,证明材料比口头承诺更有力,同时要警惕"反催收"黑产陷阱,依法维权才是正道,这场政策东风下,既要把握减免机遇,更要重建信用资产,才能真正走出债务泥潭。
国家出台减免信用卡逾期政策,欠款人真的能喘口气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