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与合同违约的区别
一、侵权与合同违约的区别
侵权和合同违约主要有以下区别:
1. 产生基础不同。侵权行为是基于法律规定产生的,只要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如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等就可能构成侵权。而合同违约基于合同关系产生,是合同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
2. 义务来源不同。侵权中的义务是法定义务,例如不得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合同违约中的义务是约定义务,来源于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
3. 责任承担方式不同。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合同违约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更多强调对合同约定的履行。
4. 归责原则不同。侵权责任一般采用过错责任原则,但在某些特殊侵权行为中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合同违约责任一般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一方违约就需承担责任,除非有法定免责事由。
二、合同违约与侵权的区别
合同违约与侵权存在以下区别:
1. 归责原则不同。合同违约一般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就构成违约,除非存在法定免责事由。侵权责任则有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等多种归责原则,不同的侵权类型适用不同归责原则。
2. 构成要件不同。合同违约需有有效合同存在、当事人有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等。侵权则需有加害行为、损害事实、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等,在过错责任下还需侵权人有过错。
3. 举证责任不同。合同违约中,非违约方一般只需证明对方有违约行为即可。侵权诉讼中,不同的归责原则下举证责任有所不同,如过错责任原则下,受害人需证明侵权人有过错。
4. 赔偿范围不同。违约赔偿通常是对合同履行利益的赔偿,包括可得利益损失。侵权赔偿旨在填补受害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的全部损失,包括赔偿、等。
5. 诉讼时效不同。两者诉讼时效可能不同,一般合同违约诉讼时效为三年,部分侵权诉讼时效也是三年,但有些特殊侵权诉讼时效有特殊规定。
三、侵权纠纷谁举证
在买卖合同侵权纠纷中,举证责任的分配遵循一定的规则。
(一)一般原则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提出主张的一方通常需要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例如,若买方主张卖方交付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构成侵权,买方需要举证证明货物存在质量问题、该质量问题给自己造成了损害、质量问题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等。
(二)特殊情况
1. 产品缺陷导致的侵权纠纷。如果是因为产品缺陷造成侵权,根据法律规定,生产者需对法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如未将产品投入流通、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等。
2. 因环境污染造成的买卖合同侵权纠纷。侵权人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总体而言,举证责任的分配旨在公平合理地确定各方在诉讼中的证据提供义务,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促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以上是关于侵权与合同违约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