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拍房怎么买?捡漏机会背后这些风险必须警惕!
法拍房市场火热,但你真的知道怎么买吗?
近年来,法拍房因价格低于市场价30%-50%的特点,成为不少购房者眼中的“香饽饽”,但低价背后,隐藏着产权纠纷、隐性费用、腾房困难等风险。“法拍房怎么买”看似简单,实则涉及法律、资金、流程等多重考验。 有人低价拍下一套学区房,却因原房主占用拒不搬离,导致钱房两空;还有人因未查清房屋欠缴的物业费、水电费,最终多掏数万元“冤枉钱”。
解决方案:5步避坑指南
1、房源筛选阶段:通过“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阿里拍卖”等官方平台查询房源,优先选择“已腾空”“无租赁”且产权清晰的房产。
2、资金准备:法拍房需一次性付清全款(部分可贷款),务必提前确认首付比例和贷款预审,避免竞拍成功后资金链断裂。
3、实地看样:委托专业机构调查房屋现状,如是否存在违建、户籍占用、欠费等问题,并拍照留证。
4、竞拍流程:设置心理价位上限,避免冲动加价,最终成交价加上税费后可能接近市场价。
5、过户手续:持法院《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产权登记,若遇原房主阻挠,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附:相关法律条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明确竞买人需自行承担房屋瑕疵风险。
《民事诉讼法》第247条:法院需在拍卖前15日公告,并注明标的物现状及权利负担。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14条:凭法院文书可直接办理过户,无需原房主配合。
小编总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法拍房是机会与风险并存的选择,“低价”不等于“捡漏”,对于普通购房者,建议委托专业辅拍机构或律师团队,全程把控风险,尤其要警惕“代拍”中介的虚假承诺,一切口头保证应以书面合同为准。“买得便宜”不如“买得安心”,别让贪便宜的心态坑了你的血汗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