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里的钱到底怎么用?90%的人都浪费了这些功能!
每月工资被扣掉一笔社保费用,很多人却对社保卡的功能一知半解,甚至把这张“国民福利卡”当成了普通的医保刷卡工具。社保不仅是看病买药的“备用金”,更是养老、失业、工伤时的“救命钱”,用对了能省下几万块!
一、社保的隐藏功能,你真的了解吗?
很多人以为社保卡只能刷医保买药,但实际上,社保账户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个人账户的钱可以用于门诊、药店购药、支付自费医疗部分,而统筹账户则承担住院报销、大病医疗等“大头”支出。生育津贴、失业保险金、工伤赔偿金都是通过社保卡发放,比如在深圳,生育津贴最高可领到2万元,失业期间每月能领2124元,但不少人因不懂申请流程而白白错过。
更关键的是,社保缴费年限直接影响养老金和终身医保待遇,养老保险需缴满15年才能领取,医保在某些地区需缴满25年才能享受终身报销,如果中途断缴或转移不当,可能损失几十万养老金!
二、3步解锁社保“正确姿势”
1、激活金融账户:带上身份证和社保卡到对应银行(卡面有标注)开通金融功能,养老金、失业金、生育津贴都打到这个账户,还能当银行卡使用。
2、绑定电子社保卡:通过支付宝、微信或“掌上12333”APP绑定,异地就医直接在线备案,报销比例提高10%-20%。
3、跨省转移不用慌: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养老、医保缴费年限全国累计,避免重复缴费。
三、法律依据,这些权益受保护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2条、第16条,公民依法享有社会保险待遇,养老保险缴满15年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第23条明确,职工医保断缴后3个月内补缴可恢复报销资格;第45条规定,失业前缴费满1年即可申领失业保险金,若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保,员工可向当地社保局投诉,要求补缴(《劳动法》第72条)。
社保是普通人抵御风险的重要防线,用好了等于给自己加了一份“隐形存款”。 从看病报销到养老规划,从失业保障到生育补贴,每一步都藏着真金白银,别再让社保卡在钱包里“躺平”,赶紧检查账户状态、绑定电子卡、确认缴费年限,关键时刻才能“钱”尽其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