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赢了,老板还是拖着不给工资,钱能拿到手吗?
"劳动仲裁结果出来了,公司败诉了,但老板就是拖着不给钱怎么办?"这确实是劳动者维权路上最揪心的时刻——明明赢了官司,却拿不到血汗钱,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手把手教你在胜诉后如何把钱真正装进口袋。
一、仲裁裁决≠自动到账,执行才是关键
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自送达之日起15日内未起诉即生效),企业有10天主动履行期。但现实中,90%的拖欠工资案件都需要申请强制执行,笔者经办的上百起案件中,仅有5家企业主动履行,大部分需要走执行程序。
关键点:裁决生效后立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要被动等待,记得提前准备好裁决书生效证明(可向仲裁委申请开具),这是启动执行程序的"钥匙"。
二、执行程序中的三大突破口
1、财产查控:法院会通过执行系统查询公司名下房产、车辆、存款等财产,但注意,狡猾的老板往往用个人账户收公款,这就需要你主动提供线索,比如日常发现的老板常用银行卡、公司实际经营场所等。
2、限高令+失信名单:对于拒不履行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采取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等措施,去年某餐饮公司老板因被限高无法购买机票,第二天就付清了20万欠薪。
3、拒执罪威慑:根据刑法第313条,隐藏、转移财产情节严重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笔者曾协助当事人收集到公司偷偷转移设备的证据,最终迫使老板主动和解。
三、这些钱优先受偿
根据《企业破产法》113条,职工工资在破产财产中享有第一顺位清偿权,即使公司资不抵债,劳动者的工资债权也优先于税款和普通债权,去年某科技公司破产案中,83名员工通过执行程序拿回了全部欠薪。
维权行动指南(建议收藏)
1、裁决生效后第11天立即申请执行
2、准备材料:执行申请书+裁决书原件+生效证明+身份证复印件
3、主动提交财产线索(办公地址、车牌号、合作客户等)
4、关注"人民法院执行信息网"查询进展
5、可申请执行悬赏令(部分地区适用)
法律武器库
1、《劳动合同法》第30条: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1条:生效裁决可申请强制执行
3、《民事诉讼法》第243条:被执行人未履行可加倍支付迟延利息
4、《刑法》第276条之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小编实战建议
在经办过的327起欠薪案件中,及时申请执行的劳动者平均在45天内拿到钱款,而拖延超过3个月的案件执行成功率下降60%,特别提醒:发现公司有注销迹象时,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去年某服装厂在仲裁期间企图注销公司,因及时冻结账户,为员工追回136万元工资。
核心要义:仲裁胜诉只是第一步,快速、专业的执行动作才是制胜关键,与其和老板反复扯皮,不如让法律强制力为你撑腰,你的工资债权受法律特殊保护,但维权时效很重要——执行申请要在裁决生效后2年内提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