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120急救车怎么收费?这些费用标准必须了解!
"120急救车收费到底贵不贵?为什么有人觉得被‘坑’了?"这是许多人在紧急情况下拨打120后最困惑的问题,作为专业律师,我处理过多起涉及医疗急救费用的纠纷案件,发现大众对120急救收费标准存在严重信息差,甚至因不了解政策而产生不必要的法律争议。
一、120急救收费的核心矛盾点
120急救服务属于公共医疗保障范畴,但收费标准并非全国统一,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各地发改委、卫健委有权结合当地经济水平制定具体价格。
1、基础费用:多数城市收取50-150元不等的"出车费",包含医护人员、基础设备使用费;
2、里程计价:超出10公里后每公里加收3-8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单价较高);
3、特殊服务费:使用呼吸机、心电监护等设备单日加收200-500元;
4、夜间/节假日附加费:部分区域在晚10点至早6点期间费用上浮30%。
2023年杭州某患者因脑梗拨打120,3公里路程被收取680元引发诉讼,争议焦点就在于未提前告知雾化吸入、血氧监测等增值服务费,这类纠纷暴露出急救收费的两个核心问题:收费标准公示不到位和患者知情权保障缺失。
**二、维权解决方案
若对120急救收费存疑,建议通过以下途径依法维权:
1、索要明细清单: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53条,医院必须提供加盖公章的收费明细;
2、比对地方标准:登录当地卫健委官网查询《院前急救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表》(如2024年广州市明确救护车转运费=起步价150元+8元/公里);
3、医保报销申请:持社保卡可报销基础出车费的60%-80%(急救药品、设备使用费除外);
4、行政投诉:向12320卫生热线或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收费违规证据。
重点提示:若遭遇"救护车半路加价""未使用设备却收费"等情况,可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要求退一赔三。
**三、法律依据
1、《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急救中心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延误救治,收费标准应在救护车显著位置公示";
2、《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急救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患者享有知悉急救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120急救收费争议的本质是公共服务定价透明度问题,作为公民,既要理解急救资源的稀缺性,也要主动核实费用明细、留存缴费凭证,建议在非紧急情况下优先选择医保定点医院救护车,并在拨打电话时明确询问:"请问本次急救包含哪些收费项目?"只有加强事前沟通,才能避免事后纠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