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吐槽老板拖欠工资反被威胁起诉,我该怎么办?
一、员工曝光欠薪可能违法吗?
近年来,职场纠纷中“网上维权”屡见不鲜,许多劳动者在遭遇欠薪时,会通过社交平台曝光老板行为,试图借助舆论压力解决问题,但若因此被老板威胁起诉诽谤或名誉侵权,员工是否真的理亏?
法律赋予劳动者维权的权利,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员工有权通过投诉、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追讨。但关键在于:网上发言的内容是否真实、是否有证据支撑,若员工陈述的是客观事实(如工资发放记录、聊天截图等),且未使用侮辱性语言,则属于合法维权;反之,若夸大事实或捏造情节,可能构成名誉侵权甚至诽谤。
二、老板威胁起诉,员工如何应对?
1、冷静收集证据
- 立即保存工资条、劳动合同、银行流水、催讨记录等证明欠薪事实的材料。
- 截屏保留网上发言内容及老板的威胁记录(如短信、邮件)。
2、评估言论合法性
真实性是关键:若发言内容属实,老板起诉也难以成立;若存在不实信息,需及时删除并公开澄清。
避免情绪化表达:如“黑心老板”“诈骗公司”等标签可能被认定为侮辱,增加法律风险。
3、主动走法律程序
- 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用官方途径施压,比网上曝光更高效。
- 若已收到法院传票,务必委托律师应诉,切勿回避。
建议参考:
优先选择正规维权渠道,避免因网络发言激化矛盾。
发言前咨询律师不越界。
和解也是一种策略:若老板愿补发工资,可协商删除帖子并签署书面协议。
相关法条:
1、《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46条: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合同并索要经济补偿。
2、《民法典》第1024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禁止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3、《刑法》第246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小编总结:
网上曝光欠薪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推动问题解决,也可能招致法律风险。核心原则是“依法维权”:确保发言内容真实、有据,避免情绪化表达,若遭遇威胁,不必恐慌,用证据说话、用法律护航才是上策。理性比愤怒更有力量,合理运用规则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自身权益。
关键词密度说明:本文围绕“在网上说老板拖欠工资老板要告我”展开,关键词自然出现3次,密度符合SEO要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