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拖欠工资算违法吗?一文说清劳动者的血汗钱保护伞
"这个月工资又没发,老板说资金周转困难..."这样的对话在职场屡见不鲜,当劳动报酬成为老板手里的"筹码",每个打工人都该知道:拖欠工资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触碰法律红线的违法行为。
一、法律亮剑:拖欠工资的"三宗罪"
1、违反《劳动法》基本底线
《劳动法》第50条白纸黑字写着"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就像每月15号该交的房贷不能拖延,企业主同样没有"缓发工资"的特权,某互联网公司曾以"项目回款延迟"为由拖欠全员工资三个月,最终被劳动监察部门责令支付并加付50%赔偿金。
2、突破《劳动合同法》高压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拖欠工资不仅要补发,还要加付50%-100%的赔偿金,2023年上海某餐饮企业因拖欠32名员工工资,不仅全额支付欠薪,还额外承担了28万元的惩罚性赔偿。
3、涉嫌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当拖欠金额达到5000元以上或涉及10人以上,就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广州某装修公司老板王某拖欠47名工人工资达82万元,逃亡外地仍被抓获,最终获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二、劳动者维权"五步走"
1、证据铁三角:保存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微信聊天记录记得录屏(某快递员靠微信记录要回3个月欠薪)
2、协商谈判术:带着《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找老板当面沟通,录音留存
3、行政投诉令:拨打12333或登录"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
4、仲裁利剑出:准备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劳动仲裁成功率超70%)
5、诉讼终局战:对仲裁结果不满可15日内起诉,某程序员通过诉讼追回欠薪及赔偿金合计19万元
法条速递
- 《劳动法》第50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 《劳动合同法》第85条:逾期不支付,按应付金额50%-100%加付赔偿金
- 《刑法》第276条之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建议参考:遇到欠薪别急着辞职,保留劳动关系更有利维权;注意1年仲裁时效;疫情期间的特殊政策需结合当地公告。
小编总结:工资是劳动者用汗水浇筑的"信用货币",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拖欠的借口。记住这三个数字:12333(人社热线)、12348(法律咨询)、12309(检察服务),当合法权益受损时,法律永远是打工人最坚实的后盾,下次听到老板说"缓缓"时,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抱歉,我的劳动权益缓不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