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类科目有哪些?
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它是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而形成的,总分类科目到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资产类
资产类科目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常见的资产类科目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等。
二、负债类
负债类科目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常见的负债类科目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等。
三、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常见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四、成本类
成本类科目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对象化的费用,常见的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五、损益类
损益类科目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和费用,常见的损益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
建议参考: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合理设置总分类科目,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算和报告,企业还需要注意总分类科目的设置应符合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相关法条:
《企业会计准则》: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它提供的是总括的会计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小编总结:
总分类科目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反映,通过对总分类科目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企业在设置总分类科目时,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