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付款利息怎么算?一文讲透计算公式与法律依据
“钱没按时付,利息要赔多少?”这是许多人在合同纠纷、债务追讨中最常遇到的问题,逾期付款利息看似简单,但背后的计算逻辑和法律规则却暗藏玄机,今天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语言,拆解这个“钱滚钱”的公式到底怎么算。
一、逾期利息的“骨架”:核心公式解析
逾期利息=应付未付金额×日利率×逾期天数
这个公式看似基础,但实际操作中每个变量都可能引发争议。
1、应付未付金额:是否包含违约金?根据《民法典》第585条,违约金与逾期利息不可重复主张,需明确合同约定。
2、日利率如何确定:
- 合同有约定:按约定利率(但不得超过LPR的4倍,否则可能被法院调整);
- 无约定:参照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1.3-1.5倍计算(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8条)。
3、逾期天数:从约定付款日的次日开始计算,截止到实际清偿日,若部分还款,需按“先息后本”原则扣减。
关键点:若双方对利率无任何约定,2023年最新LPR为3.65%,则日利率≈3.65%÷360≈0.01%(实际计算需以年利率÷365为准)。
二、实战案例:100万欠款逾期30天,利息差多少?
假设A公司欠B公司货款100万元,合同约定逾期利率为每日0.05%,逾期30天:
按约定计算:100万×0.05%×30=1.5万元;
若无约定(按LPR1.5倍):100万×(3.65%×1.5÷365)×30≈4493元。
差距超过3倍! 可见合同条款的细节决定最终赔偿金额。
三、律师建议:避免踩坑的3个关键
1、合同必须明确利率标准:写清“按日万分之五”或“按LPR的1.5倍”,避免笼统表述;
2、留存催款证据:书面催告函、邮件记录等可证明“逾期起始日”;
3、警惕“复利陷阱”:除非合同特别约定,法院通常不支持利滚利。
**相关法条索引
1、《民法典》第584条:违约损失赔偿范围;
2、《民法典》第585条:违约金与逾期利息的关系;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8条:无约定利率时的计算标准;
4、《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日利率折算方式(年利率÷360)。
逾期付款利息的核心逻辑是“补偿损失,而非惩罚违约方”,因此计算时必须兼顾公平性与合法性,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签订合同时务必细化利率条款,发生纠纷后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必要时借助专业律师介入核算。—“算得清利息,才守得住利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