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怎么办?这五步维权法你必须知道!
"老板又拖工资了,这都第三个月了......"老张蹲在工地门口抽着烟,手机里是女儿发来的学费催缴通知,这是千万农民工群体的真实写照,当血汗钱遭遇拖欠危机,农民工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第一步:及时收集证据是关键
农民工朋友要立刻整理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欠条、工作证等核心证据,即使没有书面合同,微信聊天记录、工友证言、工资转账记录同样具有法律效力,手机拍摄工地场景、工作服编号也能成为辅助证据。
第二步:三步走解决争议
1、主动协商:带着证据找项目部负责人明确工资数额与支付时间,要求出具书面承诺书。
2、行政投诉:协商无果后立即向工程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重大项目还可直接联系住建部门清欠办。
3、法律仲裁:若投诉仍未解决,须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
第三步:善用特殊保护政策
根据最高院司法解释,农民工讨薪案件可享受免交诉讼费、优先立案、先予执行等特殊待遇,2023年新实施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更明确规定:施工总包单位须开设专用账户,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
建议参考:
1、每月核对考勤与工资明细
2、留存项目经理、包工头身份信息
3、遭遇欠薪立即行动,切勿超过仲裁时效
4、可拨打12333、12348获取免费法律咨询
相关法条: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按约支付劳动报酬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争议处理必经仲裁前置程序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六条: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
-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恶意欠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小编总结:
农民工维权不是"鸡蛋碰石头",法律赋予的举证责任倒置、先行支付、刑事追责等制度设计,正在构建起坚实的保护网,当遭遇欠薪时,及时取证、依法维权、善用渠道才是破局之道,法律不会让老实人吃亏,你的每一滴汗水都值得被尊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