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些人是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一、哪一些人是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简单说吧,我们国家规定,8岁以上的小孩子和那些不能完全理解自己行为的大人都是“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做事得需要父母亲或其他人帮助(也就是法定代理人);但如果是有利的事(比如获得金钱)或和他们的年纪、智商相当的事情,他们就可以自己决定啦。
而那些能部分自己做主的大人,他们也是“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样得找人帮忙;不过如果是没什么麻烦的事儿(比如赚钱)或跟他们的智力、精神状态匹配的事儿,他们就可以自己搞定啦。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哪些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对象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群体;其次,对于那些无法准确识别自身行为的成年人来说,这同样包含在其中;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到那些无法正确分辨自身行为的成年人和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员。
由于这些人士普遍缺乏对日常事务及行为基本的认知、评估能力,他们无法准确预测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因此无法独自完成民事法律行为,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执行。
那么,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究竟可以被划分为哪些类别呢?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这意味着个体有能力通过自主行动来行使民事权利并履行相应的民事义务。
年满18周岁的公民被认定为成年人,他们有权独立开展各类民事活动,因此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
而对于年满16周岁但未达到18周岁的公民而言,如果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劳动所得,则可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这种情况下,个体仅具备部分民事行为能力。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他们可以从事与其年龄、智力水平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而对于那些无法完全辨识自身行为的精神病患者,他们同样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可以从事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符的民事活动。
(3)无民事行为能力。
在这个阶段,个体无法通过自主行为获得民事权利或设定民事义务。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无法辨识自身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均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者,他们的民事活动将由其法定代理人代表执行。
三、哪个机构可以鉴定无民事行为能力
判定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需要向所属的特定鉴定机构提出鉴定请求。
要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其前提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面,即未满十八岁且无法完全认知自身行为的性质与后果。
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包括年龄以及对于自身行为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在法院作出裁决时,通常会根据当事人的近亲或者利益相关方的申请,委派相关部门对当事人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精神状况评估,然后根据这些评估结果出具相应的鉴定报告,最后再由法院根据这份鉴定报告来作出最终的裁决。
以上是关于哪一些人是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