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债务 > 正文内容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哪些权力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2-18)金融债务3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哪些权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仅为获得利益而无任何损失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他们的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符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具备合法性的情况下均可生效。

对于其超出此类范畴的行为,只有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认可之后才能视为具有效力。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年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当然这里需要排除那些无法自我识别自身行为的个体。

由于智力障碍、精神障碍以及其他疾病的影响,使得这些成年人无法完全辨识自己的行为。

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承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辨识和判断能力,因此,法律应该赋予他们独立实施某些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利。

具体来说,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是纯粹为了获取利益而无任何损失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接受他人的赠与等等。

第二类则是与他们的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符合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8岁的孩子购买学习用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十二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哪些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明确规定,所谓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指的是那些年龄在八周岁及以上的未成年人群体以及无法完全辨识自身行为的成年人。

对于这两类人群而言,他们在实施各类民事法律行为时,必须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或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追认方能生效;他们也有权利独立实施那些仅涉及到纯粹获得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他们的年龄、智力水平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而对于那些无法完全辨识自身行为的成年人来说,他们同样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实施各类民事法律行为时,同样需要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或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追认方能生效;但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可以独立实施那些仅涉及到纯粹获得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他们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违法怎么处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违法的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一是方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若其实施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由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二是刑事责任方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能同时也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其他犯罪,一般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

以上是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哪些权力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257849.html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哪些权力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