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详尽内容解读!
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迟延履行判决、裁定其他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详细解答
啥是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
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就是被执行人按照法律文书规定应当履行的钱款债务,被执行人拖拖拉拉不按时履行,延迟履行了,那么他就要按照规定加倍支付在这段时间内的债务利息。
为啥要加倍支付?
加倍支付是为了惩戒被执行人拖延履行债务的,也是为了弥补因延迟履行给申请人造成的损失。
咋个加倍支付法?
加倍支付的办法是,从被执行人延迟履行的第一天起,计算迟延履行期间,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两倍支付债务利息。
啥情况下要支付这个利息?
被执行人未按照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履行金钱债务的,就应当支付迟延履行利息,这个期限是固定的,就是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
申请这个利息咋个操作?
申请人要申请迟延履行利息,应当在申请执行书中明确提出,同时提供相关证据,执行法院会依法审查,符合条件的,就会判决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利息。
这个利息可以一直要吗?
不是的,迟延履行利息只在被执行人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后停止计算,被执行人在履行了一部分债务后,仍有个别部分未履行,那么就只停止计算已履行部分的迟延履行利息。
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是为了保障法律文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被执行人按时履行债务,同时也是对申请人权益的保护,大家有这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