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要写明的条款有哪些
一、借款合同要写明的条款有哪些
借款合同通常应写明以下重要条款:
(一)双方当事人信息。明确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姓名、号、地址、联系方式等,确保主体身份清晰可辨。
(二)借款金额。需用大写和小写两种方式准确写明借款的具体数额,防止金额出现歧义。
(三)借款用途。写明借款将用于何种具体事项,若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出借人有权采取相应措施。
(四)借款利息。若有利息约定,要明确利率的计算方式、支付周期等。若无约定,视为无利息借款。
(五)借款期限。确定借款的起止时间,这关系到还款时间节点及逾期责任的界定。
(六)还款方式。例如是一次性还本付息,还是分期还款,分期的具体时间和金额等都应详细规定。
(七)违约责任。约定若一方违约,如逾期还款、未按用途使用借款等,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如支付违约金等。
(八)争议解决方式。一般可选择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
二、借款合同中人有哪些权利
在借款合同中,贷款人主要有以下权利:
(一)有权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这有助于贷款人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降低贷款风险。
(二)按照约定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贷款人可确保借款被用于约定的用途,若发现借款人未按约定使用借款,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如提前收回借款等。
(三)有权要求借款人按期支付利息。利息是贷款人提供借款的收益,借款人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和支付方式按时支付利息。
(四)有权要求借款人按期归还本金。借款期限届满,贷款人有权要求借款人返还借款本金,若借款人逾期未还,贷款人可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五)当借款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时,贷款人有权依法处置抵押物或物,或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以保障自身债权的实现。
三、借款合同一定要缴纳吗
借款合同并非一定要缴纳印花税。具体情况需根据相关规定来判断:
(一)金融机构与借款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如果是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应当缴纳印花税,税率为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这里的金融机构包含银行、信用合作社等。
(二)其他主体间的借款合同。除上述金融机构与借款人签订的借款合同外,其他主体之间的借款合同,比如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在实际业务中,准确判断借款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至关重要。企业和个人应熟悉相收政策,避免因错误判断而导致税务风险。若对具体的借款合同是否应缴纳印花税存在疑问,可进一步咨询当务机关以明确。
以上是关于借款合同要写明的条款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