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和合同纠纷区别是怎样的
一、民间借贷和合同纠纷区别是怎样的
民间借贷和合同纠纷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概念不同。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主要围绕借款这一特定事项。而合同纠纷涵盖的范围更广,是指因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产生的争议,合同类型包括、、承揽合同等多种。
(二)争议焦点不同。民间借贷纠纷的焦点通常集中在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利息约定、还款情况等与借贷相关的事项上。例如,是否实际交付借款、利息计算是否符合约定等。合同纠纷的焦点则根据具体合同类型而定,可能涉及合同条款的解释、履行义务是否符合约定、违约责任的承担等。比如买卖合同中货物质量是否合格、交付时间是否按时等。
(三)法律适用有所侧重。民间借贷主要适用民间借贷相关的司法解释及法律规定。合同纠纷则需根据具体合同类型,适用相关的及具体领域的法律规定。
二、民间借贷都有哪些法律规定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套取金融机构转贷的。若出借人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该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因为这种行为扰乱了金融秩序。
(二)使用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这种转贷行为同样违反金融监管规定,破坏金融秩序,故合同无效。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这是为了防范非法放贷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例如,借款人明确表示借款用于贩毒等违法活动,出借人仍出借资金,此合同无效。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如违反利率等规定,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若借贷行为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
三、民间借贷纠纷是否属于纠纷
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借款合同纠纷。以下为具体阐述:
(一)从法律关系本质来看,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当双方达成借贷合意时,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出借人有义务按照约定提供借款,借款人有义务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归还借款及利息等。
(二)在法律适用上,民间借贷纠纷主要依据相关中关于借款合同的规定来处理。例如,对于借款利息的约定是否合法、借款期限的认定、违约责任的承担等问题,都遵循借款合同的一般规则。
(三)从司法实践角度,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也是将其作为借款合同纠纷的一种特殊类型来处理,按照借款合同纠纷的相关程序和标准进行裁判,审查合同的成立、生效、履行等情况。
综上,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借款合同纠纷范畴。
以上是关于民间借贷和合同纠纷区别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