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政府的补助是利得吗?
企业收到政府的补助是否属于利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而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建议参考:
要确定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是否属于利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补助的性质:判断政府补助是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还是与企业非日常活动相关,如果是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通常不属于利得;如果是与企业非日常活动相关的,可能属于利得。
2、补助的目的:了解政府补助的目的是为了补偿企业的成本、奖励企业的业绩还是其他原因,如果补助的目的是为了补偿企业的成本或奖励企业的业绩,通常不属于利得;如果补助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或其他非日常活动,可能属于利得。
3、补助的形式:判断政府补助是以货币形式还是非货币形式给予,如果是以货币形式给予的,通常不属于利得;如果是以非货币形式给予的,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可能属于利得。
相关法条:
《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中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小编总结:
企业收到政府的补助是否属于利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政府补助与企业的日常活动相关,且补助的目的是为了补偿企业的成本或奖励企业的业绩,那么通常不属于利得;如果政府补助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相关,且补助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或其他非日常活动,那么可能属于利得,在确定政府补助是否属于利得时,企业应当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判断,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正确的披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