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唆犯教唆犯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一、什么是教唆犯教唆犯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无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意图实施犯罪的人。
教唆犯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如下:
第一,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起主要作用,就按主犯处罚;如果起次要作用,则按从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是因为未成年人思想还不成熟,易受不良影响,教唆其犯罪社会危害更大。
第三,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被教唆人可能拒绝教唆,或者虽接受教唆但未实施犯罪行为,或者实施的犯罪并非教唆的犯罪。
二、生产并销售劣药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生产并销售劣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依据犯罪后果不同而有不同规定。
若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这里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通常指造成轻伤、重伤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情形。
若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后果特别严重”一般包括致人死亡、重度残疾、三人以上重伤等情况。
单位犯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对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量刑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劣药的种类、数量、销售金额、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同时,若存在主动投案、积极赔偿受害者损失、有立功表现等情节,在量刑时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我国刑法对和刑事责任能力是怎么规定的
我国刑法对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能力有明确规定。
犯罪构成方面,包含四个要件。一是犯罪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二是犯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前者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后者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过失则是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未预见,或已预见而轻信能避免。三是犯罪客体,即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四是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如行为、结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刑事责任能力规定如下: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特定严重暴力犯罪,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等特定罪行,应负刑事责任。对依照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教唆犯教唆犯如何承担刑事责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