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律12岁犯法承担刑事责任什么时候开始(新法律12岁犯法承担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好、培养好青少年,是中华民族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之计。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快来了解这些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小知识吧!
6岁以上就可以上学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依法平等接受教育,必须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十一条规定:“年满六周岁的儿童,由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具备条件的地区的儿童,可以延期入学直到七岁。”
12岁儿童有权利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12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乘坐摩托车后座;您必须年满12岁才能驾驶自行车或三轮车。
犯罪责任起始年龄为14岁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罪的,负刑事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已满16周岁,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规定:从16周岁起,凡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16岁也属于未成年人,所以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被告人年龄在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法庭审理应当不公开审理。
*《居民身份证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领取居民身份证。
*16岁就有工作的权利:我国民法规定,从16岁开始,如果能用自己的劳动收入维持当地人民的一般生活水平,就可以算充分就业了。以自己的劳动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民事行为。有能力的人。
18岁,您被法律承认为成年人。
*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已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根据《公务员法》第11条规定,18岁为公务员最低年龄要求。
*根据《兵役法》规定,每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征入现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的九种违法行为:
1.聚众闹事,扰乱公共秩序的;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的;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财物的;
4、传播淫秽毒药或者音像制品等;
5、有淫乱、色情、卖淫活动的;
6、多次盗窃;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的;
8、吸烟、注射毒品;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1.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
内容包括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刑法、民法通则、继承法、婚姻法、收养法。
2、青少年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与陌生人交往时要时刻保持警惕。
(2)要学会辨别真假,不能盲目追随新鲜事物。首先要做的就是区分它们的优缺点。
(3)避免陷入困境并学会摆脱困境。遇到困难或意外时,应保持冷静,积极寻求帮助。
3.青少年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有哪些?
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主要途径包括:
诉讼途径:诉讼;
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定、仲裁、复议、上诉等。
提供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您也可以联系当地居委会、妇联、公安局等。
4、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一)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熟悉法律规定。
(二)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弘扬传统美德。
(三)养成健康的工作、生活、学习习惯,远离黄赌毒。
(四)遵守法律法规,带头宣传法律基础知识。
从青少年做起,让更多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学习法律知识,陶冶法律精神,有利于他们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性也关系到法治的方向性、深度和持久性。我们应该让法制教育深入每一个青少年的心中。让青少年知法守法,避免犯罪,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内容来源:法治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