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通卡透支逾期1年,后果真的只是多还点钱吗?
老王去年因为生意上周转不开,偷偷用津通卡透支了一笔钱,本来想着下个月就能还上,结果一晃一年过去了,他总觉得“银行最多就是多收点利息”,直到前天收到一封律师函,才突然意识到——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很多人跟老王一样,误以为信用卡透支逾期不过是“多付点利息”“影响一点征信”,但一旦逾期时间拉长到一年,问题就远远不止于此了……
透支逾期1年,银行不会一直沉默,初期可能是短信提醒、电话催收,但超过六个月后,很多银行就会启动法律程序,你的名字可能被报送到央行征信系统,信用记录彻底“花”了,而这只是开始——一旦进入司法流程,你可能面临被诉至法院、强制执行甚至列入失信人名单的后果,更现实的是,利息、违约金、诉讼费……这些费用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原本只是几万元的透支,一年后翻倍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透支金额如果较大(例如超过5万元),且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甚至可能触及《刑法》第196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以案说法:一个“拖”字,让他差点丢了工作
张先生,天津某企业中层,2021年初用津通卡透支8万元用于家庭装修,原计划分期偿还,后因收入减少,逐渐逾期,起初银行客服来电,他总是敷衍“再等等”“下个月还”,一年后,他不仅需偿还本金+利息+违约金总计近12万元,还因被银行起诉,法院判决冻结其工资账户。
更让他崩溃的是,单位在背景核查时发现他有被执行记录,险些影响晋升,原本只是资金问题,最终却演变成了职业生涯的危机。
法条链接
- 《民法典》第677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发卡行对利息、复利、违约金等格式条款未履行提示或说明义务,持卡人可主张不成为合同的内容——但若条款本身合法,持卡人仍须履约。
- 《刑法》第196条: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律师总结 | 几句实在话
津通卡也好,其他信用卡也罢,透支本质上是一笔“债”,而债务从不因忽视而消失,一旦逾期超一年,你面对的已不是简单的“还款+罚息”,而是一套完整的法律催收链条。
如果你也陷入类似困境,别拖、别慌、更别自我放弃,主动联系银行协商还款计划、申请分期或延期,很多银行是愿意沟通的,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协助,判断是否涉及刑事责任、厘清还款优先级。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你今天主动处理的一小步,可能就是避免人生跌跟头的一大步。
免责声明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律师事务所正式法律意见,具体个案请咨询专业律师。
津通卡透支逾期1年,后果真的只是多还点钱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