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突然收到‘退赃’短信?这到底是天上掉馅饼,还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前阵子因为手头紧,借了几笔网贷,后来一时周转不开,逾期了,正愁着怎么跟平台沟通还款的事儿,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因网贷逾期涉嫌诈骗,现退还部分赃款,请点击链接领取……”
看到这条信息,你是不是心里一紧?又有点窃喜?难道欠的钱不用还了?还能拿回点“补偿”?先别急着点链接,也别急着高兴,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网贷逾期后收到“退赃”短信,到底是不是真的?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首先得明确一点:正规的司法程序、合法的金融机构,绝对不会通过短信发个链接,让你“领取退赃款”,这种操作,一听就不靠谱!
我们来还原一下现实场景,你逾期了,平台可能会催收,甚至委托第三方公司联系你,但只要是合规的操作,都是围绕“还款”展开的,而所谓的“退赃”,通常是指公安机关在侦办刑事案件过程中,将追缴的违法所得返还给受害人,注意关键词:刑事案件、受害人、公安机关办理。
可问题是,你只是网贷逾期,属于民事借贷纠纷,不是刑事犯罪,除非你有伪造资料、恶意骗贷等行为,并被警方立案调查,否则根本谈不上“涉案”或“退赃”,一个普通逾期用户突然被告知“涉嫌诈骗需退赃”,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更可疑的是那些短信里的链接,点进去可能是伪造的银行页面、虚假的“公安系统”,一旦你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验证码,个人信息立马被套走,轻则被骚扰,重则账户被盗刷,更有甚者,还会诱导你先交“手续费”“解冻金”才能领钱——这不就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网络诈骗套路吗?
我接触过不少类似的咨询案例,很多人一开始半信半疑,但架不住对方语气严肃、用词专业,甚至还发来“红头文件”截图,最后稀里糊涂就把钱转出去了,等反应过来,早就追不回来了。
以案说法:
去年,浙江杭州的张先生因为疫情失业,网贷逾期了两万多,某天他收到一条短信:“您已被列入金融诈骗黑名单,现退还赃款8000元,请24小时内登录xx-claim.com办理。”短信署名是“中国银保监会退赃办公室”。
张先生起初不信,但对方随后打来电话,自称“专案组民警”,能准确报出他的身份证号和借款平台名称,还让他用微信扫了一个二维码,进入一个看起来很像政府官网的页面,页面上赫然写着他的“涉案记录”和“退款额度”。
在对方不断施压下,张先生缴纳了1500元“保证金”用于“账户解冻”,结果钱一转过去,对方立刻失联,张先生报警后才发现,所谓“退赃系统”是骗子搭建的钓鱼网站,电话也是用虚拟号码伪装的。
这个案子最终被定性为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跨省落网,但张先生的损失,追回难度极大。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应依法从严惩处。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逾期属于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但不等于构成刑事犯罪。
也就是说,单纯的网贷逾期不等于诈骗,更不会触发“退赃”程序。
律师总结:
朋友们,记住了:
👉 真正的退赃,一定是通过公安机关当面核实身份、登记信息、签署文书完成的,绝不会在网上“一键领取”;
👉 任何让你点链接、输密码、交费用的“退赃”通知,99.99%是诈骗;
👉 网贷逾期不可怕,坦诚沟通、制定还款计划才是正道,别让焦虑和恐惧,把你推向骗子的圈套。
如果你真担心自己是否涉及违法行为,最稳妥的方式是:
✅ 主动联系贷款平台确认情况;
✅ 向当地派出所或反诈中心咨询;
✅ 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别自己瞎琢磨。
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掉“退赃款”,真正保护你的,永远是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法律认知。
——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顾问老李,不讲虚的,只说真话。
网贷逾期后突然收到‘退赃’短信?这到底是天上掉馅饼,还是精心设计的陷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