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抵押车?它到底能不能买?
“超低价抵押车出售,手续齐全,可过户!”?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诱人?一辆原价二三十万的车,现在只要七八万就能开走?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天上掉馅饼了?但冷静下来一想,又觉得不对劲——这车到底是什么来头?买了会不会惹上麻烦?
咱们就来好好聊一聊:什么是抵押车?它背后的法律逻辑是什么?普通人能不能碰?
什么是抵押车?先搞清楚“抵押”这两个字
抵押车,是指车主在贷款买车或向金融机构借款时,把车辆作为担保物抵押给银行、金融公司或个人,而车辆本身仍然由车主使用的一类车辆。
举个例子:小王想买一辆30万的车,但手头只有10万,于是他向某金融公司贷款20万,并约定:如果还不上钱,对方有权处置这辆车。为了保障债权,金融公司要求小王把车的“登记证书”(俗称“大绿本”)押在公司,并在车管所做抵押登记,这时候,这辆车就成了一辆“抵押车”。
关键点来了:
虽然车是小王在开,但法律上这辆车是“被抵押”的状态,也就是说,车主没有完全的处分权——不能随意买卖、过户,除非先把贷款还清、解除抵押。
市面上的“抵押车”到底是哪几种?
你看到的所谓“低价抵押车”,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正规金融抵押车(未解除抵押)
车主还在还贷,车在抵押状态,这种车不能过户,买卖只是“转使用权”,签个协议,俗称“押车不押证”。
风险极高:原车主一旦断供,金融机构有权直接拖车,你花几万块买的“车”瞬间没了。二次抵押或私人借贷抵押车
车主把已经抵押给银行的车,又拿去私人借贷公司二次抵押,这种操作本身违法,因为一辆车不能重复抵押。
后果严重:多方债权人都可能主张权利,车可能被多方拖走,法院也可能判定交易无效。查封车、盗抢车伪装成抵押车
有些不良商家会把被法院查封的车,甚至来路不明的车,包装成“抵押车”出售。
这类车绝对不能碰!一旦被发现,车会被依法收缴,你不仅钱打水漂,还可能被牵连进刑事案件。
买抵押车,等于在走钢丝
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我便宜买来自己开,只要不惹事,能开一天是一天。”
但现实很残酷:
- 不能过户→ 你永远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车主;
- 无法上自己名下的保险→ 出事故理赔麻烦;
- 原车主欠债→ 债权人有权依法追回车辆;
- 年检、违章处理困难→ 所有手续还得找原车主配合;
- 一旦被拖车,报警都没用→ 因为你没有所有权。
说白了,你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段“使用权”,而且这段使用权随时可能被终止。
建议参考:如果你真想买抵押车,请务必做到这几点
- 查清车辆状态:去“交管12123”app或车管所查询车辆是否被抵押、查封;
- 拒绝无法过户的车:凡是说“只能签协议不能过户”的,一律不碰;
- 核实债权关系:如果是债权转让车,要求提供完整的借款合同、抵押协议、车主授权书;
- 走正规渠道:尽量选择有资质的二手车商,避免私人交易;
- 咨询专业律师:大额交易前,花几百块做个法律尽调,比事后打官司划算得多。
便宜的背后,往往藏着你看不见的成本。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二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在抵押登记期间,不得办理转移登记(即过户)。
“什么是抵押车?”
它不是一种车型,而是一种法律状态。
买抵押车,买的不是所有权,而是一份随时可能失效的使用权。
看似便宜,实则风险重重。
真正靠谱的二手车,一定是“产权清晰、可过户、无抵押”的车。
别让一时贪便宜,换来一辈子的麻烦。
车可以慢点买,但路,一定得走对。
如果你身边有人正打算入手一辆“超值抵押车”,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
提醒,就是最好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