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到底上哪个征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错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平台的借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
心里“咯噔”一下:我这算上了征信吗?上的到底是哪个系统?会不会影响以后买房贷款?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网贷逾期,到底上哪个征信?
咱们得搞明白一件事:征信不是只有一个“大本子”,而是分成了两大系统:
一个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央行征信”),
另一个是百行征信,还有部分机构接入的是朴道征信。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网贷逾期记录,到底进哪个?
看平台有没有接入央行征信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如果你借的网贷平台已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那逾期记录就会直接上传到央行征信报告里。
- 支付宝的“借呗”
- 微信的“微粒贷”
- 京东的“金条”
- 以及各大银行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产品(如招联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
这些平台,一旦逾期,就会在你的央行征信报告上留下“污点”,而且记录保留5年,想抹都抹不掉。
重点来了:
很多人以为“只要不是银行借的,就不上征信”,这是大错特错!
现在只要是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公司,很多都已纳入央行征信体系。
没接入央行的平台,也可能上“百行征信”
那如果是个小平台,没接入央行征信呢?是不是就安全了?
错!
虽然没上央行征信,但很可能上了百行征信或者朴道征信——这两个是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专门收集非银金融领域的信用数据。
百行征信已接入上千家机构,包括P2P、网络小贷、融资租赁、部分金融科技平台等。
一旦你在这些平台逾期,信息就会被采集,形成信用记录。
虽然目前百行征信的应用范围还没央行那么广,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时,已经开始参考百行征信报告。
比如一些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甚至部分银行的风控系统,都会查。
换句话说:哪怕没上央行征信,你的“黑历史”也未必藏得住。
还有一种情况:完全不上征信?
确实有极少数不正规的平台,既不接入央行,也不接入百行,属于“三无”平台。
这类平台往往风控混乱,利息畸高,甚至涉嫌高利贷或套路贷。
但请注意:不上征信≠没后果!
这类平台可能会采取更极端的催收手段,比如爆通讯录、短信轰炸、甚至威胁恐吓。
一旦被起诉,法院判决后进入执行程序,就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才是真正的“寸步难行”。
📌 建议参考:如何判断你的网贷是否上征信?
- 借款前务必查看合同条款,尤其是“信用信息报送”部分,明确写着“将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信息”的,就是会上央行征信。
- 打开征信报告自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通过银行APP查询个人征信,看看名下是否有该笔贷款记录。
- 逾期后别装死:即使平台暂时没上征信,也建议尽快协商还款,避免被起诉或进入更严重的信用黑名单。
- 优先还持牌机构的贷款: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持牌小贷公司的逾期影响最大,务必优先处理。
📚 相关法条参考: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
“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同意不得采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
失信被执行人将被限制高消费、出行、购房、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等。
✍️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上哪个征信?答案不是非黑即白。
关键看平台是否接入央行征信或百行征信。
持牌机构基本都上央行征信,影响深远;非持牌平台也可能上市场化征信,未来隐患不小。
别再天真地以为“不上央行就没事”——信用社会,每一步都在被记录。
逾期一时爽,后果可能五年都缓不过来。
最好的征信,是从来不需要解释的那一种。
借了钱,按时还,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网贷逾期到底上哪个征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