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债务> 正文内容

网贷逾期就成诈骗?失联后被定性为刑事犯罪,这锅背得冤不冤?

手头紧,借了网贷,结果一时还不上,催收电话打爆手机,后来实在扛不住压力,干脆换了号码、躲着不见人?可没想到,某天突然接到警方电话,说你涉嫌“贷款诈骗”,已经被立案调查了?听到这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只是还不起钱,怎么就从“民事纠纷”变成“刑事犯罪”了?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网贷逾期失联被判定为诈骗”的案例越来越多,不少借款人稀里糊涂地从“欠钱的”变成了“坐牢的”,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到底什么情况下,逾期会“升级”成诈骗?法律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网贷逾期就成诈骗?失联后被定性为刑事犯罪,这锅背得冤不冤?

先说一个真实案例,小李,90后上班族,去年因为创业失败,先后在多个网贷平台借款十几万,起初还能按时还几期,后来收入断了,催收电话一天打几十个,短信轰炸、爆通讯录轮番上阵,心理压力巨大,小李干脆换了手机号,搬了家,彻底失联,平台报案后,警方以“贷款诈骗罪”将其抓获,法院最终认定:小李在明知无还款能力的情况下,虚构收入信息获取贷款,且事后逃避联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心里一紧?关键点来了:逾期本身不等于诈骗,但“恶意失联+虚假材料+无还款意愿”三者叠加,就可能触碰刑法红线。

我们得搞清楚一个核心逻辑:民事借贷违约和刑事诈骗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如果你是因为失业、生病、意外等客观原因导致暂时还不上,哪怕你暂时联系不上,只要能证明你有还款意愿,比如曾主动协商、保留还款能力证明、未转移财产等,那这属于典型的民事纠纷,平台只能走起诉、执行等民事程序,绝不能直接扣上“诈骗”的帽子。

但如果你从一开始借款就撒谎——比如伪造工资流水、虚报资产、用假身份信息申请贷款,借完钱后立刻拉黑平台、注销社交账号、隐匿行踪,甚至把钱拿去挥霍、赌博,那司法机关就有理由怀疑你:你不是“还不起”,而是“根本不想还”。

这时候,“失联”就成了一个加重情节。失联本身不是犯罪,但它在司法认定中,往往被视作“逃避债务、隐匿财产、拒绝沟通”的行为表现,成为推定“非法占有目的”的重要依据之一。

更让人揪心的是,很多年轻人在压力下选择“一躲了之”,殊不知这恰恰给了平台和警方“证据链闭环”的机会。你以为是自我保护,其实是把自己推进了刑事风险的深坑。

面对网贷逾期,最忌讳的就是“人间蒸发”,正确的做法是:

👉 主动沟通,哪怕还不上,也要说明困难; 👉 保留证据,如失业证明、医疗单据、还款记录; 👉 拒绝虚假材料,借款时务必如实填写信息; 👉 即便暂时无力偿还,也要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


给借款人的几点建议参考:

  1. 千万别用假资料申贷,哪怕平台审核宽松,一旦出事,这就是“诈骗”的铁证;
  2. 逾期后不要失联,可以协商延期、分期,哪怕只还一点,也比彻底消失强;
  3. 遇到催收骚扰,保留录音、截图,必要时可向银保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4. 若已被报案,尽快联系律师,厘清是民事纠纷还是真涉刑,争取在侦查阶段化解风险;
  5. 欠钱不犯罪,骗钱才犯法,守住底线,别让一时冲动毁了人生。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明确规定“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携带资金逃匿”、“隐匿、销毁账目”等行为,可认定为“非法占有目的”。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未按期返还的,属于违约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错误的方式应对。“失联”不是逃避的出口,而是通往刑事风险的捷径。在法律的天平上,诚信比金钱更重,哪怕你现在一无所有,只要坦诚面对、积极沟通,法律依然会给你翻身的机会,但如果你从一开始就骗,后来又躲,那对不起,法律不会同情一个装睡的人。

面对债务,别怕,别躲,更别骗。真正的勇敢,是在低谷时依然选择面对。愿每一个正在挣扎的人,都能守住底线,走出困境,重见光亮。

网贷逾期就成诈骗?失联后被定性为刑事犯罪,这锅背得冤不冤?,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56164.html

网贷逾期就成诈骗?失联后被定性为刑事犯罪,这锅背得冤不冤?的相关文章

网贷逾期一天真的要还50元?钱花得冤不冤

工资还没发,账单却已经堆山,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在XX平台的借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你心里一咯噔,赶紧打开APP一看,好家伙,晚还了一天,系统竟然提示要多还50块?50块钱,到底是利息?违约金?还是平台随便的“罚款”?今天咱们来掰扯清楚,网贷逾期一天还50元,到底合合理?...

网贷逾期后被拍卖房子了?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网贷逾期后被拍卖房子了?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打开手机,突然收到一条法院通知——你名下的房子要拍卖了?而且原因仅仅是因几年前借了笔网贷逾期了几个月,没当回……家没了? 听起来像电影情节,但现实中,样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人以网贷嘛,又是银行款,拖几天没关系”,结果一拖再拖,债务越滚越多,最后不仅信用崩盘...

同程旅游网贷逾期利息3000多,到底冤不冤?

同程旅游网贷逾期利息3000多,到底冤不冤

你有没有过样的经历?一时手头紧,想着通过旅游平台的“先游付”或“分出游”服务缓解压力,结果一小心逾期了,回头一看账单——光利息冒出来3000多?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也太高了吧!是是平台在“割韭菜”?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在“同程旅游”使用了相关信服务,因短资金周转问题出...

网商贷逾期一个小时就被关了?这到底冤不冤?

贷逾期一个小时就被关了?到底冤不冤

明明只晚还了一个小时,系统却直接给你打上“逾期”标签,账户冻结、信用受损,甚至催收电话轮番轰炸?友在社交平台吐槽:“贷逾期一个小时就被关,也太狠了吧?”一时间,“贷逾期一个小时关”了热议话题,到底是平台“霸王条款”,还是用户自己没搞清楚规则?今天咱们来掰扯清楚。 咱们...

网商贷逾期十几天就被起诉?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贷逾期十几天就被起诉?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最近台收到友留言,语气里带着焦虑和解:“我只是贷逾期了十几天,怎么平台直接起诉我了?也太狠了吧?”说实话,个问题问很有代表,在如今个“信用即财富”的时代,很多人对网贷逾期果缺乏清晰认知,总以“晚几天还款没什么大了”,可现实却狠狠打了脸——逾期十几天起诉,真是危言...

贷逾期一天就被关闭?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平时还款从拖沓,信用记录也一直良好,结果为网贷逾期了一天,账户突然系统提示“服务已关闭”?那一刻,是是感觉天都塌了?心里一万个问号:迟了一天,至于吗? 别急,今天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儿,作一名从业多年的法律人,我见过太多因“小疏忽”引发“大麻烦”的案例,而“贷逾期一天...

网贷没逾期,银行卡居然被锁了?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网贷逾期,银行卡居然锁了?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明明按时还,从没拖欠过一分钱,某天突然发现银行卡冻结了,钱转出去,甚至连日常消费都受限,时候你一脸懵:“我没逾期啊,怎么‘中招’了?”更离谱的是,一查原因,竟和某笔网贷有关,于是你开始怀疑:网贷逾期也会锁银行卡吗?这背后到底是谁在“动手脚”? 别急,今天咱们来掰扯清楚。 咱们...

银行贷款逾期罚息怎么算?多还的钱到底冤不冤?

银行逾期罚息怎么算?多还的钱到底冤不冤

“银行逾期后,罚息到底怎么算?银行收的钱合理吗?”个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藏着容易忽略的“计算陷阱”,今天我们用大白话拆解银行逾期罚息计算公式,帮你算清笔“枉账”!**一、罚息怎么算?关键看2个数字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逾期罚息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