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和网贷逾期一样吗?很多人搞混了,结果吃了大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突然想申请房贷,结果银行告诉你:“不好意思,您征信有问题,无法审批。”你一脸懵:“我平时按时还花呗、信用卡啊,怎么就征信不行了?”一查才发现,原来两年前有笔小网贷忘了还,逾期了三个月……这时候你才恍然大悟:原来网贷逾期,真的会影响征信?那“征信”和“网贷逾期”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很多人搞不明白的问题——征信和网贷逾期一样吗?
先说结论:不一样!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网贷逾期是影响征信的“导火索”之一。
咱们一个个来拆解。
什么是征信?
简单说,征信就是你的“经济身份证”,它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记录你过去在金融活动中的信用行为,有没有按时还房贷、车贷、信用卡,有没有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有没有为别人担保却没还上……这些都会被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里。
这份报告,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甚至部分大企业招聘时都可能调取。信用好,借钱容易、利率低;信用差,寸步难行,连租房都可能被拒。
那网贷逾期呢?
网贷,也就是网络贷款,比如借呗、京东金条、360借条、微粒贷等等,只要你借了钱,没在规定时间内还,哪怕只晚了一天,就叫“逾期”。
这时候问题来了:不是所有网贷逾期都会立刻上征信。
关键看这个平台有没有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像蚂蚁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这些大平台,早就和央行征信联网了,你一旦逾期,30天内就可能被上报征信,留下“不良记录”。
但有些小平台,尤其是那些非持牌的“民间网贷”,可能暂时没接入征信系统,你以为不还也没事?错!它们可能会把你的逾期记录报给“百行征信”或者“地方征信平台”,甚至转给催收公司,虽然不直接上央行征信,但一旦被频繁催收、被起诉,最终还是会留下信用污点。
更可怕的是,有些平台会先“容忍”你逾期一段时间,等你逾期超过90天,直接打包上报征信,那时候你想补救都来不及。
所以你看,网贷逾期本身不是征信,但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你的征信系统。
还有人问:“我还清了逾期贷款,征信是不是就自动恢复了?”
答案是:不会。
根据规定,不良信用记录会保留5年,从你还清欠款的那天开始算,也就是说,你2023年逾期,2024年才还清,那这条记录要到2029年才会从征信报告中消失,这5年里,你申请任何贷款、办信用卡,银行都能看到你曾经“违约过”。
更扎心的是,有些银行对“连三累六”特别敏感——连续逾期3次,或累计逾期6次,直接拒贷,哪怕你后来表现良好,也很难扭转第一印象。
别拿网贷不当贷款,你以为只是动动手指借点钱,其实每笔借款都在悄悄塑造你的“信用人格”。
给你的几点实用建议:
- 查征信要勤快:每年至少查一次央行征信报告(可通过“征信中心官网”或“云闪付”免费查),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 别碰不正规网贷:凡是号称“无视征信、秒批到账”的,大概率是陷阱,不仅利息高,还可能泄露个人信息。
- 逾期别拖:一旦发现还不上,立刻联系平台协商延期或分期,避免逾期上报征信。
- 优先还上征信的平台:如果你有多笔网贷,优先还那些已接入央行征信的,比如主流平台。
- 保持良好信用习惯:哪怕只是500块的小额贷款,也要按时还。信用,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毁掉它,只需要一次逾期。
相关法条参考: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
明确要求接入征信系统的机构,必须如实、准确、完整、及时报送信贷信息,包括逾期记录。
小编总结:
征信和网贷逾期不是一回事,但网贷逾期是摧毁征信最常见的“杀手”之一。
别再天真地以为“小网贷不还也没事”,也别再混淆“逾期”和“征信”的概念。你的每一次还款,都是在为未来的信用大厦添砖加瓦;而每一次逾期,都可能在无形中推倒你多年积累的信任。
钱可以再赚,征信毁了,路就窄了。
从今天起,善待你的信用,它比你想象中更值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