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在家不上班有工资么
疫情期间在家不上班是否有工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疫情期间员工在家不上班工资的发放情况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是因为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员工不能正常上班,在此期间,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如果是企业因疫情原因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另外,如果员工是因自身原因,比如患病需要隔离治疗等而不能上班,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企业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80%。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规定和操作细则,企业和员工都应该了解并遵守当地的相关政策。同时,在疫情特殊时期,企业和员工应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困难。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