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到底是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你有没有听过“宅基地”这个词?可能在村里闲聊时,长辈们常挂在嘴边:“咱家这块地是祖上传下来的宅基地。”可你有没有认真想过——什么叫宅基地?它和普通的地有啥不一样?能买卖吗?能继承吗?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一唠这个看似普通却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话题。
宅基地,就是农村村民用来建房子、安家落户的那块地,它不是你花钱买来的商品房用地,也不是城市里的住宅用地,而是国家分配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一种特殊土地使用权,注意,是“使用权”,不是“所有权”,也就是说,地还是村集体的,但你可以合法地在上面盖房、住人。
很多人会误以为:“我在自家宅基地上盖了三层楼,这地和房子就都是我的了。”错!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你拥有的只是长期、无偿的使用权,这个权利受法律保护,但也有严格限制。宅基地不能随意转让给外村人,更不能卖给城里人,2020年国家明确叫停“小产权房”交易,背后就是宅基地流转的红线问题。
那宅基地能继承吗?这里有个关键点:宅基地本身不能继承,但地上房屋可以继承,也就是说,如果你父母在宅基地上建了房,你作为子女是可以继承这套房子的,而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你在继承房屋的同时,也就“连带”获得了继续使用这块宅基地的权利,但要注意,一旦房子倒塌或被拆除,村集体有权收回宅基地。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我能不能把宅基地卖了换钱?”答案是:不能随便卖,目前法律只允许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而且必须符合“一户一宅”原则,也就是说,你已经有了一块宅基地,就不能再买别人的;如果你卖了,以后想再申请,基本没戏。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宅基地改革也在试点中,闲置宅基地盘活”“宅基地有偿退出”等政策,让一些长期无人居住的老屋焕发新生——改造成民宿、农家乐,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激活了沉睡资源,但这些都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绝不能突破“集体所有、成员使用、一户一宅、面积法定”的底线。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农村户口,正在考虑建房或继承老宅,一定要先去村委会了解清楚宅基地的权属和规划情况;如果是城市居民,千万别轻信“低价购买农村宅基地建房”的宣传,这类交易不受法律保护,最后可能钱房两空,对于想返乡创业的人,建议关注当地宅基地改革试点政策,合法合规地参与闲置农房租赁或合作开发,既能规避风险,又能抓住机遇。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2019年):
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的基本居住保障,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严禁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所。
小编总结:
什么叫宅基地?它不是普通的地,而是承载着农民安居梦的“根”,它有温度、有历史、有情感,更有一整套严格的法律框架在守护,我们既要尊重农民的合法权益,也要守住土地公有制的底线。搞清楚宅基地的“能与不能”,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乡土中国的敬畏,下次再听到“宅基地”三个字,希望你能笑着说:“这事儿,我懂!”
宅基地到底是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