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交易费用到底是多少?很多人算错了!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买卖股票,账户里总会在成交金额之外悄悄“扣掉”一笔钱?这笔钱看不见摸不着,但积少成多,一年下来可能吃掉你几顿火锅钱,甚至影响你的投资收益,那问题来了——股票的交易费用到底是多少?它由哪些部分组成?有没有办法省一点?咱们就掰开揉碎,把这笔“隐形成本”彻底讲清楚。
别小看这笔“小钱”,它其实是“三兄弟”的组合拳
很多人以为股票交易就是“低买高卖”,赚差价就行,可现实是,每一次交易,都有一笔“过路费”等着你,这笔费用,通常由三部分构成:佣金、印花税、过户费,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佣金:券商的“服务费”
这是你给证券公司的报酬,通常按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佣金费率在万分之三左右,有些大客户或线上新开户的投资者,甚至能谈到万分之一点五,但注意!很多券商设有最低收费,比如5元/笔,也就是说,哪怕你只买了1000块的股票,系统也会收你5块钱。
举个例子:
你买入1万元股票,佣金费率是万分之三,那理论上该收3元,但若券商设了5元保底,那你实际还是被收5元。小资金频繁交易的朋友,最容易被这个“保底费”坑到。
印花税:国家收的“卖出税”
这个费用只在卖出股票时收取,目前税率是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0.1%),由国家税务部门征收,不能减免。
比如你卖出10万元股票,就要交100元印花税。
注意:买入股票不收印花税,只有卖出才收,这也是为什么长期持有比频繁交易更划算的原因之一。
过户费:中国结算的“过户手续费”
这个费用很多人忽略,但它确实存在,目前沪深两市的过户费都是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1,买卖双边收取。
虽然比例极低,但对大资金客户来说,积少成多也是一笔支出,比如买卖100万股票,过户费就是100元(买卖各50元)。
真实案例算一笔账:交易1万元股票,到底花了多少?
假设你买入1万元股票,几天后以同样价格卖出,不考虑股价波动,只看交易成本:
买入:
- 佣金:按万分之三算,3元,但若券商收5元保底 →实付5元
- 印花税:买入不收 → 0元
- 过户费:10000 × 0.00001 = 0.1元 →约0.1元
卖出:
- 佣金:同样按保底5元 →5元
- 印花税:10000 × 0.1% =10元
- 过户费:0.1元
合计总费用:5 + 0.1 + 5 + 10 + 0.1 = 20.2元
也就是说,你买卖一次1万元的股票,还没赚钱,就已经亏了20.2元。交易成本高达0.202%,如果频繁操作,这笔钱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吞噬你的本金。
如何降低交易成本?这几点建议你一定要听!
和券商谈佣金!别当“沉默客户”
很多人开户后从不主动联系客户经理,结果一直被收高佣金。万分之三不是底线,万分之一点五甚至更低都是可能的,尤其是资金量大或交易频繁的投资者,直接打电话或找客户经理协商,往往能省下不少。避免频繁短线操作
每次交易都有固定成本(比如5元保底佣金),交易越频繁,成本占比越高,尤其是小资金账户,更适合中长期持有,减少“摩擦损耗”。选择支持“免五”或“万1免5”的券商
市面上已有一些互联网券商推出“万1免5”服务,即佣金按万分之一收取,且取消5元最低收费,这对小额交易者是重大利好,但要注意甄别,部分“免五”账户可能有门槛或隐性限制。利用ETF或可转债降低印花税影响
ETF基金买卖免收印花税,可转债交易也基本无印花税,适合想降低交易成本的投资者作为替代工具。
相关法条参考(权威依据,有据可查)
《证券法》第四十条
证券公司应当按照规定收取服务费用,并公开收费标准,不得违规收取费用。《关于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0号)
明确规定:对证券交易的出让方按1‰的税率征收印花税,受让方不再征收。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
规定股票过户费的收取标准及结算方式,目前为双向万分之0.1。《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
证券公司应当向客户如实说明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不得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揽客。
股票的交易费用是多少?它不是单一数字,而是由佣金、印花税、过户费共同构成的“复合成本”,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一次买卖的成本可能在0.1%到0.3%之间,看似不多,但长期复利效应下,足以拉低年化收益。
投资不仅要会买会卖,更要会“算账”,降低交易成本,就是变相提高收益率。
下次开户或交易前,不妨多问一句:“我的佣金能调低吗?”
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你未来财富的种子。
别让“看不见的费用”,悄悄偷走你的投资成果。
股票的交易费用到底是多少?很多人算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