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需要带什么?别让这些小细节耽误你的行程!
早早起床,拖着行李赶去机场,结果在安检口被拦下,说证件不全,或者随身带了不该带的东西?那一刻,心里那个急啊,恨不得原地消失,其实啊,坐飞机这件事,真不是买张票、拎个包就能走的。看似简单的一次出行,背后藏着不少门道。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坐飞机到底需要带什么,才能既顺利又安心。
身份证件是第一要务,无论你坐国内还是国际航班,有效身份证件是登机的“通行证”,国内航班,成年人一般带身份证就行,学生可以带学生证(但最好配合身份证使用);儿童则需要户口本、出生证明或护照。特别提醒:电子身份证目前在部分机场可以使用,但并非全国通用,建议还是随身携带实体证件更保险。
第二,机票信息不能少,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用电子登机牌,但建议提前在航旅app里把航班信息保存好,或者打印一份纸质行程单备用,万一手机没电、信号差,登机口工作人员查不到你的信息,那可就尴尬了。提前2小时到机场,留足时间办理值机和安检,别卡着点来,那是拿行程开玩笑。
第三,行李要合规,很多人栽就栽在行李上,随身行李不能超过航空公司规定的尺寸和重量,通常20寸及以下的登机箱没问题。重点来了:液体类物品,单瓶不能超过100ml,且必须放在透明密封袋里,总量不超过1L。化妆品、洗漱用品、饮料,全都得按这个规矩来,至于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能超过100Wh(约27000mAh),且必须随身携带,不能托运。超过160Wh的充电宝,直接别带了,机场会没收。
还有容易被忽略的——药品和特殊物品,如果你有慢性病需要带药,记得带上医生开具的处方或证明,尤其是液体类药品,胰岛素、哮喘喷雾这些救命药,可以申请特殊安检通道。别觉得麻烦,安全第一。
别忘了穿着也得讲究,过安检时,皮带、金属饰品、厚外套都得脱,穿太多层会耽误时间,建议穿容易穿脱的鞋子,别穿带金属装饰的靴子,不然光脱鞋就得五分钟。
建议参考:
出发前一晚,列个清单:身份证、手机、充电器、登机牌(电子或纸质)、适量现金、必要药品、合规的随身行李,把液体物品统一装进透明密封袋,充电宝放随身包里,提前查好航班动态,避开高峰时段去机场。宁可早到十分钟,别做迟到那一秒。
相关法条参考: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76号)第三十条规定:旅客及其行李物品的安全检查包括证件检查、人身检查、随身行李物品检查、托运行李检查等。
第三十二条规定: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应当出示有效乘机身份证件和有效乘机凭证。
第四十条规定:旅客随身携带的液态物品必须盛放在单体容器容积不超过100毫升的容器内,并置于最大容积不超过1升、可重新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且每人限带一个透明塑料袋。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明确禁止旅客在托运行李或随身行李中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以及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
小编总结:
坐飞机不是赶集,不能图省事就随便一装包就走。每一件你带上的东西,都可能影响你能否顺利登机。证件、行李、电子设备、穿着细节,看似琐碎,实则环环相扣。真正的旅行自由,来自于充分的准备和对规则的尊重。下次出发前,花十分钟看看这篇,说不定就能帮你省下两小时的焦虑。旅途的美好,从一次顺利的登机开始。
坐飞机需要带什么?别让这些小细节耽误你的行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