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不一个省起诉书怎么写?跨省借钱不还起诉管辖法院怎么确定
在日常生活中,跨省的情况并不少见。可一旦遇到对方借钱不还,由于双方不在同一个省份,很多人会对如何通过法律维权感到困惑,尤其是书的撰写更是无从下手。别担心,本文将详细拆解跨省借钱不还时起诉书的撰写方法,以及相关的管辖法院确定、准备等关键问题,帮你理清维权思路。
一、借钱不还不一个省起诉书怎么写
撰写跨省借钱不还的起诉书,核心在于既要符合民事起诉状的法定格式,又要充分考虑“跨省”这一特殊情况,确保法院能够顺利受理。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原被告信息部分:原告需写明自己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若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写全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住所地、法定代表人信息)。被告信息是跨省起诉的关键,需尽可能详细: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若有)、住址(精确到省、市、区/县、街道/乡镇、具体门牌号,若不知详细住址,可写被告经常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需注明“跨省”,如“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联系电话。若被告信息不完整,可委托向公安机关查询,或向法院申请开具补充材料通知书。
2.诉讼请求部分:需明确、具体,通常包括三项:①请求判令被告偿还本金XX元;②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利息计算方式需写明:以本金为基数,按双方约定利率或LPR,自借款到期日/起诉之日起计算至实际清偿之日止);③请求判令被告本案诉讼费用。注意:利息约定不得超过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超出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3.事实与理由部分:这是起诉书的核心,需清晰陈述借款经过。应包含:双方如何认识、借款时间、地点(可注明“线上借款”或“原告在XX省XX市通过转账出借”)、借款金额、借款方式(现金/转账,转账需注明开户行、账号)、约定的还款时间和利息(如有书面约定需引用,无书面约定需说明口头约定情况)、被告未还款的事实(何时开始拖欠、原告催款次数及方式,如微信、电话催款,需注明时间)。需说明“因双方不在同一省份,协商无果后只能通过诉讼维权”,并引用《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返还借款义务)作为。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部分:需列出所有证据清单,包括:/、转账凭证(银行流水、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借款合意和催款事实)、被告身份信息材料(身份证、户籍证明等)。每项证据需注明“原件/复印件”“页数”“证明目的”。
5.落款部分:写明“此致 XX人民法院”(需根据管辖法院确定具体法院名称,如“XX省XX市XX区人民法院”),右下角由原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起诉日期。
特别提醒:跨省起诉时,起诉书需按被告人数+1份提交(法院留存1份,被告每人1份),所有证据材料需复印并按同样份数提交,原件在开庭时提交法院核对。
二、跨省借钱不还起诉管辖法院怎么确定
跨省借钱不还起诉时,管辖法院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案件能否顺利受理,甚至影响维权成本(如差旅费、时间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可按以下顺序确定管辖法院:
1.有约定从约定:若借款合同(或借条、欠条)中明确约定了管辖法院(如“发生争议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由XX省XX市法院管辖”),且约定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如基层法院管辖标的额500万元以下案件),则按约定向该法院起诉。这种情况下,原告可选择对自己便利的法院(如原告所在地),能大幅降低跨省维权成本。
2.无约定则按法定管辖:若未约定管辖法院,需根据“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确定管辖法院:①被告住所地法院:即被告户籍所在地法院,若被告离开户籍所在地超过一年,且在某地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住院就医除外),则该地为经常居住地,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需注意:跨省查找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时,可通过被告身份证地址、居住证信息、租房合同等材料证明。②合同履行地法院:借款合同属于“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若原告是出借人(接收货币一方),则原告所在地法院有管辖权。这是跨省借钱不还时对原告最有利的管辖依据,意味着原告可直接在自己所在地法院起诉,无需跑到被告省份。
3.特殊情况处理:若被告下落不明或无法确定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原告可向自己所在地法院起诉(作为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时需提交被告下落不明的证明材料(如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的证明、公安机关查询记录等),法院会通过公告送达方式通知被告。
举例说明:原告在A省,被告在B省,双方未约定管辖。原告通过微信向被告转账10万元,未写借条,但有聊天记录证明借款事实。此时,原告作为“接收货币一方”,可直接向A省自己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起诉,无需前往B省。
三、借钱不还跨省起诉需要准备哪些证据材料
跨省起诉时,证据材料的充分性和合法性直接影响案件胜诉率。由于地域差异,补充证据可能更困难,因此起诉前需一次性准备齐全以下材料:
1.主体资格证据:①原告身份证明:自然人需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其他组织需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书。②被告身份证明:尽可能获取被告身份证复印件,若没有,可提供被告姓名、身份证号码(可委托律师向公安机关查询)、住址(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若被告是企业,需提供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住所地。
2.借款关系成立的证据:①书面借款凭证:借条、欠条、借款合同等,需注明借款金额、还款时间、利息(如有)、双方签名按(自然人)或盖章(企业),日期需明确。②口头借款凭证:若没有书面凭证,需提供微信/QQ聊天记录、短信记录、通话录音等,内容需能证明“被告向原告借款”“借款金额”“还款约定”等核心事实(注意:聊天记录需完整,不得删减;录音需清晰,注明录制时间、双方身份)。
3.款项交付的证据:①转账凭证:银行转账流水(需显示双方户名、账号、转账金额、时间)、微信/支付宝转账截图(需包含转账金额、时间、对方头像及昵称,最好能关联到对方实名认证信息)。若为现金交付,需提供收条(被告出具)、证人证言(证人需出庭作证)、交付时的录音/录像等,现金交付难度较高,建议优先选择转账方式。②其他交付证明:如通过第三方平台代付,需提供代付协议、代付人证言及转账记录。
4.被告未还款的证据:①催款记录:微信/短信催款截图、通话录音(需体现原告催款、被告欠款或拖延还款)、催款函(需有邮寄回执,证明被告已签收)。②还款计划(如有):若被告曾出具过还款计划但未履行,需提交该计划作为证据。③被告财产线索(可选):如被告有房产、车辆、银行账户等信息,可提交给法院,便于后续执行(若不知财产线索,可在起诉时申请法院调查)。
5.管辖法院相关证据:如选择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合同履行地),需提交原告住所地证明(身份证住址或居住证);如选择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需提交被告在该地连续居住满一年的证明(如租房合同、水电费缴纳记录、居住证)。
注意事项:所有证据材料需复印2-3份(根据被告人数+法院份数确定),原件在开庭时提交法院核对;电子证据(如聊天记录、录音)需刻录成光盘,并制作书面文字版(注明时间、发言人、内容),方便法院查阅。
跨省借钱不还时,撰写起诉书需注重原被告信息准确性、诉讼请求明确性、事实理由逻辑性,同时要明确管辖法院并准备齐全证据材料。通过合理利用法律规定的管辖原则(如合同履行地),可有效降低跨省维权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不过,法律程序涉及细节较多,不同案件的证据情况和管辖问题可能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