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迁房到底是什么意思?拆迁户和买房人都该搞清楚!
你有没有听过“回迁房”这个词?可能是在亲戚聊天时、朋友买房时,或者新闻里提到“某片区拆迁,居民将住进回迁房”,听起来好像跟“拆迁”挂钩,但具体回迁房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一知半解,甚至误以为它就是普通的商品房,咱们就来彻底掰扯清楚,回迁房到底是什么,它和商品房有什么区别,买它到底值不值?
回迁房,就是政府或开发商因城市改造、旧城拆迁等项目,把原有住户的房子拆了之后,给这些原住户“原地返还”或“异地安置”的房屋,说得再直白点:你家老房子被拆了,政府或开发商不能让你流落街头,所以给你安排一套新房,这套房,回迁房”。
这里要特别注意——回迁房不是补偿款,而是实物安置的一种形式,它本质上是“以房换房”,只不过换的可能是期房,位置也可能和原来不完全一致,比如你原来住二环,拆迁后可能安置在三环附近,虽然离得不远,但生活配套、学区、交通都可能不同。
那回迁房能不能买卖呢?很多人以为回迁房就是“便宜房”,想低价捡漏,但现实没那么简单。回迁房在产权上有个“时间差”——大多数回迁房最初是没有“大红本”(不动产权证)的,得等项目整体竣工、验收、办完初始登记后,原住户才能去办自己的房产证,这个过程可能要等几年。
在这期间,有些人等不及,就选择“转让”回迁资格或签“预购协议”卖给他人,这就是所谓的“买回迁房”,但这种交易风险极大!因为房子还没落到个人名下,你付了钱,可能几年后产权却办不下来,或者原房主反悔,甚至出现一房多卖的情况,法院判例中,这类纠纷屡见不鲜。
还有一个重点:回迁房的质量和配套,往往不如周边的商品房,毕竟它的首要目的是“安置”,不是“盈利”,开发商在建回迁房时,可能在用料、户型设计、绿化率等方面压缩成本,你可能会发现,同一小区,商品房那一栋电梯新、门禁严,而回迁房那一栋楼道昏暗、物业松散。
但话说回来,回迁房也有它的价值,尤其是在城市核心区拆迁后原地回迁的项目,地理位置优越,未来升值潜力大,一旦产权办下来,和商品房在法律上就“平起平坐”了,可以正常买卖、抵押、落户、上学。如果你能接受等待周期,又懂法律风险把控,回迁房未必不是一条“曲线买房”的路径。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被拆迁户,面对“要钱还是要房”的选择,一定要综合考虑:家庭资金需求、未来居住规划、当地房价走势,如果选择回迁房,务必确认安置协议中写明了房屋位置、面积、交付时间、产权办理责任等关键条款,白纸黑字,缺一不可。
如果你是想“捡漏”买回迁房的购房者,强烈建议:别碰没有产权证的回迁房交易!真要买,也得等到原业主拿到房产证,并完成过户,否则,省下的钱可能远远补不上未来打官司的成本。
相关法条参考: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一条:
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
因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选择在改建地段进行房屋产权调换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
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
小编总结:
回迁房什么意思?它不是“便宜房”的代名词,而是一种带有安置性质的特殊住房形式,理解它,不只是搞清一个名词,更是看清背后的权利、风险与机会,无论是拆迁户还是购房者,面对回迁房,别被“低价”冲昏头脑,也别因“安置”二字就轻视权益。有证才安全,签约要谨慎,法律是底线,搞懂这些,你才真正掌握了回迁房的“打开方式”。
回迁房到底是什么意思?拆迁户和买房人都该搞清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