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到底是什么?普通人买房前必须搞懂的身份问题!
看房时售楼处说“这是正规商品房”,中介又说“这房有商品房证”,可到底商品房是什么?它和我们常说的“二手房”“安置房”“小产权房”又有什么区别?咱们就来彻底掰扯清楚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到你一辈子安居大事的核心概念。
商品房是什么?一句话定义:它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依法建设、面向市场公开销售、产权清晰可自由交易的住宅或商业用房。
听起来有点官方?咱们拆开讲。
商品房的“商”字,不是指“商业用途”,而是强调它的“市场化属性”,也就是说,这种房子不是单位分的、不是村里自建的、也不是政府直接配的保障房,而是开发商拿地、盖楼、明码标价卖给你,你花钱买断产权的“商品”。
核心特征有三点:
五证齐全:这是商品房的“身份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缺一个,房子的合法性就有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没它就不能卖!
70年产权(住宅类):我们常说的“70年产权房”,指的就是住宅性质的商品房,这个“产权”其实是“土地使用权”,从开发商拿地那天开始算,不是你买房那天。但房子本身是你的,到期后自动续期,不用担心房子“被收回”——这是《民法典》明确保护的。
可自由交易、抵押、继承:只要你拿到不动产权证(以前叫房产证),这套商品房就完全属于你,可以卖、可以租、可以拿来贷款,甚至写进遗嘱传给下一代。这种“完整产权”是商品房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那它和别的房有什么区别?
- vs 安置房:安置房是政府为拆迁户建的,有些可以转为商品房,有些则受限交易,价格低但风险高,得查清楚“是否已转商”。
- vs 小产权房:建在集体土地上,没有国家发的产权证,不能合法上市交易,买了可能“钱房两空”,风险极大,千万别碰。
- vs 房改房/公房:以前单位分的房子,产权可能不完整,需要补地价才能转为商品房。
当你问“商品房是什么”,其实是在问:这房子能不能合法买、能不能安心住、能不能将来顺利变现?答案就藏在它是不是真正的“商品房”。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看房,务必确认三点:
第一,开发商有没有“预售许可证”?
第二,合同上写的房屋性质是不是“市场化商品房”?
第三,未来办证是否无障碍?
别光听销售说,自己去查“五证”,去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核实地块性质,买房是大事,细节决定成败。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条: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
商品房预售应当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未取得的不得进行预售。《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六条:
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预售许可,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小编总结:
商品房是什么?它不仅是钢筋水泥的房子,更是一份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利。一套真正的商品房,意味着安全、自由和未来,它背后是完整的法律体系、清晰的产权路径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买房不是消费,而是资产配置。搞清“商品房”的本质,就是守住你财富的第一道防线,别让一时的便宜,换来一辈子的隐患。
五证齐全,产权清晰,才是真商品房。你,买对了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