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扣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以为只是少给点钱,其实背后藏着法律红线!
工资条上明明写着5000,结果到账只有4800,财务说“扣了点社保和绩效”;或者干了整整一个月,老板突然说“这个月效益不好,先发80%”?这时候你心里一咯噔:这算不算克扣工资?克扣到底是什么意思?
咱们就来把“克扣”这个词掰开揉碎,讲个明白。
“克扣”不是简单的“少给一点”,它在法律上有明确的定义和边界。克扣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擅自减少或不全额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的行为,注意关键词:“无正当理由”和“应得”。
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小李月薪6000,合同写得清清楚楚,绩效另算,结果发工资时,公司说“最近项目没回款,先扣你2000”,而且既没提前通知,也没写进制度,这就属于典型的克扣工资。
但如果公司有合法合规的绩效考核制度,小李确实没完成指标,那扣减绩效部分就是合理的,不属于克扣。
判断是不是克扣,核心就三点:
- 有没有合同或制度依据;
- 扣减是否有正当理由;
- 是否提前告知并取得劳动者知情或同意。
很多人以为“老板说了算”,其实错了。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用时间和汗水换来的,不是企业可以随意支配的“福利”,一旦构成克扣,不只是道德问题,更是违法行为。
更严重的是,长期或恶意克扣工资,可能涉及劳动监察处罚,甚至劳动者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并主张N倍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说到这里,你可能还想知道:那“拖欠”和“克扣”有什么区别?
简单说:拖欠是“该给没给”,克扣是“该给却少给”,两者都违法,但性质略有不同,一个拖着不发,一个发但缩水,结果都是伤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建议参考:遇到克扣工资,你该怎么做?
- 保留证据:工资条、银行流水、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全都保存好。
- 先沟通:找HR或老板问清楚扣款原因,要求书面说明。
- 投诉维权:如果沟通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 不要轻易签字:有些公司让你签“自愿放弃工资”之类文件,千万别签,这种协议在法律上通常无效。
你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应得的尊严。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要求经济补偿。《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约定要求赔偿,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
“克扣是什么意思”?它不只是少发几百块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侵犯劳动者基本权益的违法行为,无论你是刚入职的新人,还是工作多年的“老员工”,都要清楚自己的权利底线。
工资,是你付出时间、精力和技能的对价,不该被随意拿走一分一毫。
当你发现工资“莫名其妙”少了,别忍气吞声,先问一句:“这扣得合法吗?”
懂法,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守护自己应得的那份公平。
下次再有人跟你说“行业惯例”“公司规定”,你可以微笑着回一句:“那请问,符合《劳动法》吗?”
克扣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以为只是少给点钱,其实背后藏着法律红线!,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