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五个月会起诉吗?真相来了,别再被吓懵了!
某天夜里,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催收短信跳出来:“您已逾期150天,请尽快还款,否则将面临法律诉讼。”
那一刻,心“咯噔”一下,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问号——网贷逾期五个月,真的会被起诉吗?他们是不是在吓唬我?
咱们就来彻彻底底、明明白白地聊一聊这个问题,我不是催收,也不是平台客服,而是一个站在你这边、懂法律、讲人情的资深律师,我会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帮你理清思路,看清现实。
逾期五个月,平台到底会不会起诉?
先说结论:有可能,但不是必然。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模棱两可?别急,听我慢慢拆解。
网贷平台不是慈善机构,它们放款是为了赚钱,但同时,它们也不是法院,起诉是成本高、耗时长、结果不确定的“最后手段”,平台在决定是否起诉前,会综合评估几个关键因素:
欠款金额大小
如果你只借了3000块,逾期五个月,平台大概率不会为了这点钱去请律师、交诉讼费、跑法院,但如果你欠了5万、10万甚至更多,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金额越大,被起诉的概率越高。是否失联或拒绝沟通
很多平台在起诉前,都会进行多轮催收,如果你一直保持联系,哪怕暂时还不上,也愿意协商分期或延期,平台通常会给你“喘息”的机会,但如果你电话不接、微信拉黑、地址变更,平台会认为你“恶意逃避”,这时候,起诉就成了最直接的施压手段。平台性质和资金方背景
有些是持牌金融机构(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走法律程序更规范,也更有底气起诉;而一些小贷公司或助贷平台,可能更依赖第三方催收,起诉意愿反而没那么强。是否有抵押或担保
大部分网贷是信用贷,无抵押,但如果有担保人,或者你签过《连带责任保证书》,那平台为了追偿,更容易选择走司法程序。
被起诉后,真的会坐牢吗?
很多人最怕的不是钱,而是“坐牢”,这里必须强调一句:单纯的网贷逾期,不构成刑事犯罪,不会坐牢。
除非你有以下行为:
- 明知无力偿还还恶意骗贷(比如虚构收入、伪造资料);
- 被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且情节严重。
否则,这属于民事纠纷,最多是还钱+利息+诉讼费,不会涉及刑事责任。
逾期五个月,现在该怎么办?
与其天天提心吊胆,不如主动出击,我建议你从这三步入手:
先理清债务明细
把每一笔借款的本金、利息、罚息、服务费都列清楚,很多平台存在“砍头息”“高额服务费”等问题,超出LPR四倍的部分,法律不支持。主动联系平台协商
别等他们催你,你先打客服电话,说明自己的困难,提出“分期还款”或“延期还款”的请求。态度诚恳、有还款意愿,是避免被起诉的关键。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微信聊天、通话录音、短信截图,全部保存好,万一将来被起诉,这些都能作为你“积极协商”的证据,争取法院的从轻处理。
给你的几点实用建议(参考)
- 不要相信“征信洗白”“债务重组”这类骗局,很多是打着帮忙的旗号收你几千块服务费,最后啥也没办成。
- 优先处理金额大、催收频繁、有法院传票迹象的平台,小金额的可以先缓一缓。
- 如果已经被起诉,千万别逃避,出庭应诉、提交证据、申请减免,才是正确应对方式。
- 实在无力偿还,可考虑申请个人破产试点(目前仅在部分城市试点),合法“重启”人生。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法院应予支持,超出部分,不予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网贷逾期五个月会不会被起诉?答案是:看情况。
金额大、失联、平台正规,起诉风险高;金额小、积极沟通、有还款意愿,大概率还能协商解决。
但无论如何,逃避不是办法。真正的出路,不是等催收停,而是主动面对、理性应对。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哪怕你现在一无所有,只要愿意承担责任,就有翻盘的机会。
债务可以协商,信用可以修复,人生不该被一次逾期定义。
你现在要做的,不是焦虑,而是行动。
——来自一位懂法,也懂你心情的律师朋友
网贷逾期五个月会起诉吗?真相来了,别再被吓懵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